跳到主要內容

葉國謙﹕由「政改困局」到「政治亂局」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0日 06:35
2014年06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政改展開討論以來,中央政府(包括建制派)與泛民一直各說各話,對普選安排尤其是提名程序的立場南轅北轍,令政改陷入困局。隨着「佔領中環」商討日選出3個被中央視為違憲的公民提名方案,供本月舉行所謂「公投」,政改困局已經演變成政治亂局。最激的「學界方案」有可能在「公投」中勝出,激進派騎劫泛民政改討論已成趨勢,可以預見未來中央與泛民的政改討論難以推進。激進派揚言,倘若當局不接受「公投」結果,他們或會佔領或包圍立法會、政府總部以至中聯辦。「公投」結果隨時被激進派操作成為「7•1」上街的偽命題;加上有人將「6•4」與「佔中」綑綁,民意民情被操弄,令香港政局更形複雜。


情勢發展至此,有輿論認為,中央以及建制派要負上責任。理由是,泛民中間力量提出的方案,例如香港2020、18學者和湯家驊方案等,沒有公民提名,取態溫和,卻未獲中央及建制派的正面回應,反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批評,令部分人失望而投向激進勢力;而建制派提出的保守方案,例如民建聯建議要獲得提名委員會過半委員支持才能「出閘」選特首等等,也倒逼泛民激進派更加激進,云云。目前的政治局面,真的是中央及建制派一手造成嗎?還是泛民才是始作俑者?


無論基於談判策略的考慮還是實際的政治運作,政改五部曲中的第一部曲都還沒有展開(政改諮詢只是特區政府為第一部曲做準備),中央不太可能在現階段,對任何的政改方案作出表態。以泛民各黨派間政治路線的嚴重分歧,其中一些還有着許多新仇舊恨,即使中央對個別泛民方案作出正面回應,也可能成為「死亡之吻」。猶記得,去年初,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提出接受提名委員會的普選行政長官方案,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有關建議「務實」,立刻成為「死亡之吻」,泛民同路人包括主流派及激進派,對李柱銘的方案群起而攻之,李被迫撤回有關說法,並向泛民致歉。


自此,泛民陣營在政改問題上,主流派被激進派牽着鼻子走,不但沒有及時與激進派切割,反而在「真普聯」以及「佔領中環」這兩個平台上一齊綑綁,如今公民提名與「佔中」合流,泛民主流派在政改問題上被激進派牽制,落得如斯下場,又可以怪誰?事實上,泛民陣營在去年初便提出公民提名以及「佔領中環」的激進主張,建制派直至最近政改諮詢期快將結束才提出具體方案。與其說,建制派的保守方案倒逼泛民的激進派更加激進,倒不如說,泛民的激進主張倒逼建制派更加保守,那更貼近事實。


3個立場 中央底線

中央政府至今,雖然只重申一些基本原則,沒有對泛民提出的政改方案作出具體評論,但有3個立場是十分清晰的。第一,政改必須要在《基本法》以及人大相關決定的框架內進行討論,不能另搞一套:特區政府已經表明,公民提名、政黨提名以及三軌制,很難納入下階段的政改諮詢當中。民主黨的劉慧卿要求政府解釋公民提名不符《基本法》的理據,否則「咁咪抗爭囉」。其實中央政府以至香港的大律師公會已經就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的理據講得好清楚,再爭拗公民提名是否違憲是浪費時間。可喜的是,泛民中間力量願意放下漂亮口號,提出非公民提名的方案。雖然這些方案相信跟中央的想法仍有距離,但至少踏出務實的一步,期望在下一階段諮詢時,各方能以理性的態度收窄分歧,求同存異,達至共識。


第二,堅決反對以「佔領中環」脅迫中央: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半個月內兩次狠批佔中,指佔中會葬送普選,顯示中央的強硬立場,寧可一拍兩散也不會受泛民的脅迫。泛民如果以為以癱瘓香港的政經中心就可以令中央屈服,那想法未免太天真了。有泛民主流政黨為了避免在政改問題上被激進派騎劫,考慮退出「真普聯」,其實這樣並不足夠,同時退出「佔領中環」才是關鍵。不知從何開始,有人將泛民分為「溫和派」和「激進派」,其實這種分類沒有太大意義。例如,由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牽頭成立的「香港2020」,提出非公民提名方案,表面看來屬「溫和派」,但政改諮詢期還未結束,「香港2020」研究總監李永達便聲稱,計劃與民陣或學聯在今年「7•1」提早佔中,這種激進路線無助跟中央溝通,又如何稱得上「溫和」呢?


第三,堅決反對拉攏外國介入香港事務:陳方安生與李柱銘早前到美、加「唱衰香港」,更在白宮上演一幕「偶遇拜登」的好戲,向美國副總統拜登「告洋狀」,要求美國監督香港的民主發展,云云。這不是引入外國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又是什麼呢?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早前訪問香港,多個泛民政黨的黨魁要求拉塞爾支持他們的政治訴求。公民黨梁家傑更表示,香港有真正民主是「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這種言論令人憤怒,難道香港政改是要為美國服務?中央對香港最重要的一條底線,就是香港絕對不能成為外國反華勢力的基地,威脅國家安全。泛民跟外國勢力走得愈近,只會迫使中央在普選特首問題上,要求更高的安全系數。


以上3個立場可以視為中央的底線,只要不逾越中央的底線,相信中央願意在普選問題上「有商有量」。假若泛民不斷挑戰中央的底線,政改拉倒而導致政治亂局,泛民要負上最終責任。


作者是民建聯立法會黨團召集人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