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5月8日清早,物理治療師陪我走出麥理浩復康院,我拿着一根士的,沿沙灣徑往上走,挑戰長斜急彎陡路,目標是走到1.3公里外的域多利道消防局,休息片刻後往回走。治療師為防閃失,挑了一位年青力壯的護理員,推着輪椅隨行,我若走不動,就坐輪椅回醫院。結果我用了90分鐘,勉力走畢全程,回到房裏,躺了也足有90分鐘,才回過氣來。
戴上腳套學習走路
我問物理治療師﹕「我的康復進度算快嗎?」治療師說﹕「算是很快。」我問﹕「為什麼呢?」她笑着說﹕「你勤力啊。」我說﹕「講得科學一點吧。」她便正容說,外邊的人看我雙腿受了嚴重刀傷,以為沒有許多個月不可能走路,其實在內行人看來,這個傷雖然重,受損的神經線要很多個月才康復,但走路是沒問題的,因為走路主要靠腰部、臀部和大腿的肌肉發力,我的傷主要影響小腿和腳掌失去知覺,只要戴上特製的腳套,就算神經線還未長回去,也是能夠走路的。我之所以要像小孩那樣重新學習走路,是因為手術後長期臥牀,腰臀和大腿的肌肉或萎縮或疏懶了,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密集的鍛煉,使它們恢復功能。
漸恢復原有生活方式
那天下午,我問職業治療師同一個問題﹕「我的康復進度算快嗎?」治療師說﹕「算是很快。」我追問﹕「為什麼呢?」她回答說﹕「職業治療的復康概念和物理治療不同,物理治療看的是身體機能的恢復,職業治療看的是生活方式的恢復,病人就算體能未回復,如果在起居飲食、工作消閒等方面,通過各種器材輔助,可以和原來相若,就算是達成復康目標了。按這個概念,你現在已康復了八成,如果順利通過傷殘駕駛評估,可以開全手動的汽車,就可以全面恢復原來的生活方式。」
接受患病放下憤怒
職業治療師對我說,有病人只是受了輕傷,但半年無法上班,兩年仍上不了班的也有,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應付不了工作,或者根本不敢重返職場,所以遲遲無法康復。也有一些病人,因為無法接受自己受傷患病,被憤怒的情緒纏擾,老是埋怨命運,所以遲遲不能重過正常生活,她認識一個這樣子的專業人士,接受治療將近5年還未康復。她認為,我之所以能快速康復,是因為我渴望重投新聞工作,而且受傷後沒有憤怒的情緒。
兩位治療師的分析當然都很有道理,我作為基督徒卻深信,能夠快速恢復活動能力,在醫療器材輔助下重新行走,是因為上帝施恩眷顧,積極回應了眾多教會朋友持續的代禱。
【劉進圖感言之二十二】
戴上腳套學習走路
我問物理治療師﹕「我的康復進度算快嗎?」治療師說﹕「算是很快。」我問﹕「為什麼呢?」她笑着說﹕「你勤力啊。」我說﹕「講得科學一點吧。」她便正容說,外邊的人看我雙腿受了嚴重刀傷,以為沒有許多個月不可能走路,其實在內行人看來,這個傷雖然重,受損的神經線要很多個月才康復,但走路是沒問題的,因為走路主要靠腰部、臀部和大腿的肌肉發力,我的傷主要影響小腿和腳掌失去知覺,只要戴上特製的腳套,就算神經線還未長回去,也是能夠走路的。我之所以要像小孩那樣重新學習走路,是因為手術後長期臥牀,腰臀和大腿的肌肉或萎縮或疏懶了,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密集的鍛煉,使它們恢復功能。
漸恢復原有生活方式
那天下午,我問職業治療師同一個問題﹕「我的康復進度算快嗎?」治療師說﹕「算是很快。」我追問﹕「為什麼呢?」她回答說﹕「職業治療的復康概念和物理治療不同,物理治療看的是身體機能的恢復,職業治療看的是生活方式的恢復,病人就算體能未回復,如果在起居飲食、工作消閒等方面,通過各種器材輔助,可以和原來相若,就算是達成復康目標了。按這個概念,你現在已康復了八成,如果順利通過傷殘駕駛評估,可以開全手動的汽車,就可以全面恢復原來的生活方式。」
接受患病放下憤怒
職業治療師對我說,有病人只是受了輕傷,但半年無法上班,兩年仍上不了班的也有,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應付不了工作,或者根本不敢重返職場,所以遲遲無法康復。也有一些病人,因為無法接受自己受傷患病,被憤怒的情緒纏擾,老是埋怨命運,所以遲遲不能重過正常生活,她認識一個這樣子的專業人士,接受治療將近5年還未康復。她認為,我之所以能快速康復,是因為我渴望重投新聞工作,而且受傷後沒有憤怒的情緒。
兩位治療師的分析當然都很有道理,我作為基督徒卻深信,能夠快速恢復活動能力,在醫療器材輔助下重新行走,是因為上帝施恩眷顧,積極回應了眾多教會朋友持續的代禱。
【劉進圖感言之二十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