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六四平易反難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9日 06:35
2014年06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六四25周年,平反之聲鋪天蓋地,平反怎樣解讀呢?容我假借附會,平是將事實呈現在大家眼前。反是推翻過去當權者的結論。前者容易亦應該做,後者卻需要時間去證明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兩個有意思而又常常被問到的六四問題﹕「一是,如果當年治貪,今天還會出現哪麼嚴重的腐敗嗎?二是,如果當年亂了,還有今天的經濟繁榮嗎?(註一)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結論。有學者說得對,歷史就是研究遺憾。


應尊重政見不同人士

近年看多了些中國近代史,發覺學生年代接觸的歷史觀,很多都充滿謬誤 ,以黨誤史。今期的《明報月刊》刊登了羅海雷談論六四的文章(註二),作者用憤怒、無畏、亢奮及荒誕來形容這50多天錯綜複雜的民主運動。


羅海雷是剛過世的知名左派報人羅孚的次子。羅海雷的哥哥羅海星,是拯救89民運人士「黃雀行動」關鍵人物之一,因為協助陳子明及王軍濤出走中國,失手被捕,在大陸坐了兩年牢。


羅海星(1949-2010),畢業於傳統左派搖籃培僑中學,升學廣州外語學院。1978年返國,曾任新鴻基證券註廣州代表、香港貿易發展局註北京首席代表等職,後從事中港貿易。六四之後,同年十月被捕。 1991年英國首相馬卓安訪華,向中國政府說情,羅之後獲准保外就醫回港,以自由撰稿身分活躍於傳媒。 2010年病逝。


六四對中國的長遠影響需要時間的洗禮,才能作出判斷。 然而,不論政治立場,大家都應該要尊重真相﹕誰作了什麼決定、事件中有犧牲了多少人……


中國人欠求真精神

中國人對歷史沒有求真的喜好,看事情都是以功利為先,以自己的政治立場去解讀歷史事件。美國人將每一個911死難者的名字刻在紀念碑上、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半個世紀之後,仍是鍥而不捨追尋納粹元兇。有多少人(包括維園燭光晚會的參加者)清楚知道六四事件中究竟死了多少人?


還好我們的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堅持搜集真相,她提出的死難者名單有202人(註三),我們說的屠城就是這202人!不論你的政治立場如何,也不可以否認它。


須避免政治標籤

香港近年的政治生態令我更加深信,追尋真相而又避免政治標籤是中華民族政治文明成長之路。近日,有一些長期反共的意見領袖,像李怡先生,提出要放下六四這包袱,我雖然不同意,但也願意理解為先生對中國民主發展裹足不前,愛之深怨之切的一種反應。我認識有些朋友,他們的無私地愛國,我深深被感動,他們對六四的看法是鄧小平兩害取其輕,作出了正確的決定。像對李怡先生般,我雖然不一定同意他們的看法,但是尊重他們的意見。


註一﹕《風波不堪回首二十五年中》- 馬玲,《明報月刊》,2014年6月號

註二﹕《錯綜複雜的『八九民運』》- 羅海雷,同上

註三﹕以2011年8月截止計,www.tiananmother.org

[張宗永 翼之聯想]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