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局解碼﹕足球王國亟待重新定位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9日 21:35
2014年06月09日 21: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1950年,巴西主辦二戰後首屆世界盃,當時正值經濟重新起飛。事隔64年,世界盃主辦權再次落在巴西手中,當局大灑金錢,盼能展示一個正在崛起的政經大國的國力,擦亮「足球王國」的招牌,然而到頭來卻民怨沸騰,成為引爆信心危機的導火線。世盃危機源於巴西政府只視大型體育項目為催谷經濟的工具,忽視民生需要。有分析認為,巴西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但對外形象仍停留在1970年代「巴西=森巴足球」的定見,已成發展包袱,有待重新定位。


巴西脫離葡萄牙殖民統治後歷經政治動盪,經濟多番起跌,至1980年代重建現代民主政體,步向穩定發展。2003年上台的前總統盧拉透過一系列金融與貨幣政策改革,帶領巴西經濟高速增長,並成功申辦2014年世界盃,作為巴西登上世界舞台的重頭戲。然而申辦成功後的歡欣迅速消退。隨着經濟增長放緩,耗資巨大的世盃籌建工程成為民怨發泄對象,使這場國際盛事尚未開鑼已儼如一場災難。


削教育醫療預算 激起民怨

上周二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現時巴西失業率增至7.1%,GDP較上季僅增長0.2%。而據巴西審計署公布,巴西為世界盃投資達117億美元,較2007年預算超支逾兩倍,然而12個比賽場館興建工程嚴重落後,包括鐵路等公共交通項目及其他主要基建計劃完工無期,惹來官員中飽私囊的質疑。與此同時,巴西民眾面對樓價及物價飈升,教育、醫療、公共交通預算則因應付天價籌備工程而遭削減。


自去年6月起,反對舉辦世界盃、要求改善民生需要的抗爭在巴西此起彼落。戈亞斯州(Goias)的聯邦檢察官上月底更入稟,要求政府停播近月推出的世界盃宣傳廣告,批評廣告聲稱教育及衛生開支較場館興建費用多100倍,與現實脫節,有誤導之嫌。


名宿羅馬里奧轟官員自肥

多名出身寒微的巴西足球名宿也開腔批評政府。1994年帶領巴西捧盃的英雄、現任里約熱內盧州議員羅馬里奧,便批評巴西官員「透過世界盃自肥,搜刮民脂民膏」。他強調只要撥出小部分世界盃籌辦資金,便足以改善多項公共服務。2002年奪盃功臣李華度亦認為,巴西有更多重要的民生處理,「我曾經很貧窮,體會過缺乏良好醫療及教育的問題……巴西不需要世界盃」。


「巴西=足球」遮蔽發展新貌

美國體育政治評論家齊林(Dave Zirin)指出,巴西政府曾向國民承諾,主辦世界盃不僅是體壇盛事,亦可為帶來更多基建發展、就業機會與經濟收益,結果卻未兌現。他認為,巴西當前的危機源於政府借國民喜愛的大型體育項目為掩飾,推動一系列極端的新自由主義政策,例如緊縮公共開支、推動公營機構私有化、大規模拆遷貧民窟等,嚴重影響民生。


英國體育商業策略專家查德威克(Simon Chadwick)則指出,巴西已成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福布斯》全球2000間頂尖公共企業中,巴西便佔36間,然而巴西政府仍利用「巴西等同狂歡的森巴足球」此源自1970年代的定見來宣傳國家形象,令外界無法真正了解巴西實况,這既使巴西在諸如生化科研等領域的成就被掩埋,今次舉辦世界盃顯露的貧富懸殊、行政失當等問題亦恐成為影響未來發展的負面因素,未來巴西急需擺脫足球王國的光環,重新定位。


明報記者 羅睿琪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