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呂秉權﹕滕彪赤子心「死諫」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7日 06:35
2014年06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造成中國人恐懼和冷漠的制度,正是我和千千萬萬普通維權人士所試圖改變的。就算僅僅為了我的女兒不再生活在恐懼之中,我也無法放棄我的理想、我的寫作、我的行動、我的愛。我不會放棄,哪怕有一天我失蹤以後,再也無法回來。」


——內地法律學者 滕彪

周三「六四」夜,18萬點燭光遙祭天上死不瞑目的亡魂,決心要清算這筆屠城血債。


筆者4歲大的兒子,小眼睛首次看到無邊無際的蠟燭海和黑衣人,小屁股感受到暴曬了一整天的地面蒸上來的熱流,聽到了哀樂,聞到了汗味,五官和小心靈均被震撼。


但他身旁的爸爸全晚感到最震撼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台上的內地維權法律學者滕彪的「自殺式」講話,那簡直是對香港人的「死諫」。這是首次有內地維權人士到六四維園集會上演講,以往都是由處境較安全的海外民運人士站台。


滕彪分享過後,維權界和跑中國新聞的朋友都對他和他家人的安全感到十分擔憂,因為他的講話觸及了敏感的民族問題、佔領中環和佔領天安門等,即使是敢言的港人亦未必敢公開發表這些意見。


筆者之後在微博上搜索「滕彪」的名字,居然他也變成了敏感詞,網頁彈出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滕彪』搜索結果未予顯示」,反而「許志永」、「浦志強」、「高瑜」、「胡佳」、「陳光誠」等則仍能搜尋。


滕彪在「死諫」中說,25年過去了,但中共的屠殺和鎮壓並沒有在1989年結束,受害人除了大家熟識的劉曉波、李旺陽、許志永、曹順利等人外,還包括翻越雪山的藏族逃亡者、和平抗議的維族婦女、法輪功修練者、果秀洛桑、新疆學者伊力哈木等。


滕彪說自去年3月至今,被捕的人權捍衛者已經超過300人,中共壓制民間社會,已經從穩控模式升級到清洗模式,他一字一句喊出:「You can't kill us all!」

聽到這裏,我的臉已嚇到半青,誰不知他往後續說:

「香港,也退無可退。沒有中國大陸的民主化,香港人絕對不會有真正的普選。香港的新聞自由、宗教自由和各種自由也會被慢慢地滲透。


我們必須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我們也期待有一天,讓愛與和平佔領天安門!

就像1989年我們所做的那樣!」

這不是死諫是什麼?因為在中共眼中,佔中已經大逆不道,佔領天安門更加是「罪該萬死」,我們都聽傻了耳。


完了,一切都完了,滕彪恐怕不能再回大陸了。


滕彪有太太和兩個女兒,幸好都暫居香港。而他在中大的兩年訪問學者合約即將期滿,9月起將舉家到美國哈佛大學當一年訪問學人,有可能從此流亡海外。


筆者認識滕彪多年,他一直是一個滿有赤子之心的理想主義者,做人沒機心,不計算,認為對的事情就會說、就會做,我不相信滕彪會為了到外國而作出自殺式的舉動,他純粹是出於義憤填膺,嫉惡如仇,但不懂得保護自己。


我事後問滕彪不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嗎?

他說當然有點擔心,但自從10年前做人權工作、推動法治和民主以來,就不斷付出各種代價,包括被停課、被吊銷律師證、被綁架、被關押、受酷刑等。他坦言在心理上已做好各種準備,但如果做事情,要考慮所有風險,計算所有負面後果才做,那麼什麼事情都做不到。


到底是什麼令滕彪豁了出去?可能因為形勢太差,令他不得不站出來。


筆者以往多次採訪滕彪有份參與維權的案子,他大多數時間都不會走到最台前,總喜歡把光環讓給其他更有魅力的維權律師戰友,自己寧可躲到幕背默默工作。


說實話,就電視採訪而言,滕彪算不上是一個很有感染力的被訪者。


但眼見內地和香港的環境愈來愈肅殺,一線的戰友一個一個的倒下來、關進去,滅聲的滅聲,滅口的滅口,逼到這個視死如歸的赤子,將大家的工作都擔在肩上,站到了最前線,做了一生中最高風險的動作。


香港人聽到嗎?

滕彪的死諫呼籲大家「必須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恰巧,練乙錚先生評六四時亦說,大家「應該要明白今年在香港集會紀念八九六四的重要時義:制止中共的獸性在港出籠、喝止解放軍駐港部隊那蠢蠢欲動的屠殺港人意念變成行動,保護佔中公民抗命者的人身安全。」


而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林培瑞在評論佔領中環時亦說:「我覺得香港的老百姓推動民主,做一個樣板給整個中國的社會看是很重要的。」


這些死諫和生諫,香港人聽到嗎?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