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儲蓄保」回報看投資環境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6日 06:35
2014年06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有調查發現,本港投資者信心進一步改善,但受訪者仍傾向持有大量現金,追求穩定而回報高的產品。儲蓄保險是資金出路之一,適合穩健投資者,既保本又有一定回報。儲蓄保險普遍分保證回報及非保證回報部分,前者最高回報約3厘,但多為人民幣保單,存在匯率風險。部分保單會以較高紅利招徠,不過保證回報卻只是取回本金,遇上投資逆境,回報隨時低過銀行存款利息。


宏利最新一季的「投資者意向指數」調查發現,本港的投資者持有相當高的現金水平,佔投資組合36%,或相等於9個月的個人收入,投資者亦傾向保守。


宏利調查:投資者對回報要求高

當中約四成人表示願意將現金投放在可提供穩定及適度回報的投資項產品上,可是他們對回報要求相當高,若保證回報達9%,可打動八成人投資,但若投資回報降至3%,則只有約三分之一人願意一試。


於芸芸資產類別中,股票的回報可謂較高,但要同時要承受高波動性,更莫論提供保證回報。過去人民幣單邊升值,加上定期存款利息,每年回報約有5厘至6厘,不過仍存有匯價風險,加上現時人民幣貶值,未來走勢呈雙邊波動,投資人民幣未必可以穩定賺息賺價了。


若投資者持有大量現金,想長期投資賺取穩定回報,除可考慮銀行定期存款,儲蓄保險或是另一出路,年期更多元化之餘,同時具備人壽保障。


儲蓄保險回報設有保證及非保證部分,投資者要緊記「針無兩頭利」,保證回報較高者,紅利一般較低,甚至不設紅利,就如東亞的「晉匯」人民幣保險計劃,每年保證回報率可達3.08厘(包括預繳保費的利息),但保單沒有提供非保證回報。


保證回報高 紅利較低

有些儲蓄保險的保證部分並不吸引,期滿只取回本金,反而以豐厚紅利作招徠,期滿即使遠低於預期,客戶亦不能投訴,因紅利屬非保證部分,很多時,保險公司於分派紅利時,除因應紅利政策而定外,還要視乎經濟環境,因為對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都有影響,分分鐘影響你的紅利。


讀者張先生於8年前購買了一份儲蓄保險,計劃年期10年,月供1000元,根據保單的計劃書,10年後保證部分僅為取回已繳保費12萬元,但非保證部分的紅利則有2.4萬多元,即回報約有4厘,他認為紅利十分吸引,而且始終是保本產品,故決定投保。


今年是第8年,根據保單預期非保證紅利已累積約1.76萬元,不過保單實際紅利卻只有4980多元,期內年回報不足1%,承保商熱線職員解釋,紅利為非保證部分,計劃書只屬預期數字,保險公司投資受環球經濟及金融海嘯影響,拖累公司的投資回報及紅利分配。


不滿表現「斬纜」 有機會倒蝕

若然不滿回報即「斬纜」,張先生只可取回7.9萬元,但已繳保費則為9.7萬元,變相倒蝕。


所以,客戶於投保儲蓄保險時,必須慎重考慮,到底自己是想有穩定回報,抑或是想保本之餘,博取較高回報,但遇上投資逆境,回報分分鐘低過銀行定存和零存整付。


明報記者

[余美玉 理財專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