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岡﹕教育局長的「不讓學生佔中論」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6日 06:35
2014年06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教育局長吳克儉日前懇請辦學團體、校董會、校長和教師,不要讓同學參與違法的佔領中環行動。吳局長作為政治問責官員,就佔中表達與特首一致的政治立場,無可厚非,但發言內容的水平實在很低(縱然他的發言稿是預先準備好的),原因有四:


1. 局長不了解哪些行動是學校可以「不讓」學生參與(例如在校內的違法行為),哪些學校根本無法「不讓」學生參與(包括佔中),對學校運作的認識十分貧乏。


2. 香港絕大部分中學生都是在18歲以下,根本連簽署佔中意向書也不可以。年滿18歲的大部分是已不用上課和考完文憑試的中六生,學校根本無法「不讓」他們參與什麼行動。局長就一個極少在校學生有資格參與的違法行動高調警告全港學校和學生,製造火頭,政治上十分不智。


3. 佔中發起人視佔中為公民抗命行動。他們佔中的理據,不少都符合教育局出版的《法治與基本法》教材套中(頁34)公民抗命大部分的特點,例如和平、非暴力(縱然佔中若發生能否非暴力進行是另一回事)、針對不公義、嘗試其他途徑改變不公義後別無他法、服從司法制度、承擔後果等。教材套甚至將「尊重法治」列為公民抗命的第一個特點。局長只是片面地指出佔中違法的一面,完全沒有像他的下屬在上述教材套中運用公民抗命的特點,去評價或引導師生判斷佔中是否真正的公民抗命。局長不專業地與局方的教學原則脫節,缺乏多角度思考,言論偏頗。


4. 學校若鼓勵或禁止學生佔中,便是向學生表達有偏頗的政治性言論,這已受基於《教育條例》84條1(m)訂立的規例管制,何須局長以偏頗的言論去管制?局長自己的政治性言論偏頗,若他以學校負責人身分發表此論,已違反上述法例的精神。


筆者對佔中仍未有立場(實在仍有太多未知數),將來就算有個人立場,也不應作為學校政策的基礎。但筆者作為一個曾協助局方推行通識教育的工作者,對教育局長這番言論,缺乏通識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多角度思考,實在感到悲哀!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