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前日公布今年4月的零售業數據,指4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較去年同月下跌9.8%,為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數字一出,本港的零售業人士和政府高層如獲至寶,高舉這數字着大眾思考一旦減少內地自由行旅客對香港經濟的影響。香港人是否值得如斯憂慮?
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自今年2月份開始連續3個月下跌,跌幅分別為2.2%、1.5%及4月的9.8%,其中的重災區是珠寶、首飾及鐘表的名貴禮品,以及電器及攝影器材,但其他服裝鞋履、藥物及化妝品和食品等仍錄得不俗的升幅。與去年同期比較,訪港旅客人次有增無減,尤其內地自由行客有升無跌。這顯示自由行客依然愛來香港購物,只是消費模式出現轉變,香港少了的,是那些抬一大袋「人仔」來港掃名表、金飾的大豪客,令珠寶名表店的不正常爆棚情况不再。
這種轉移情况,某程度或與反內地客的「驅蝗行動」有關,但很難相信這是豪客不來的主因吧,更大的原因,似乎與內地官場大力打貪,嚴禁送禮的大國策更有關連。不少珠寶鐘表業人士都心裏明白,過去一段長時間的客似雲來,某程度是受惠於內地的貪腐文化,撫心自問,香港經濟靠這得大大的裨益,對國家又可會是樂事?
好幾個月的零售業數字下跌,港人也不應瞬間跌進失去店舖「爆棚」的恐懼,適當的旅客人數調整,讓香港市面回復一個可承受的生活環境,市民走進街頭不用被自由行客「篋陣」嚇怕,店舖不再清一色是藥房、金舖,經濟重現多元發展,讓香港稍微有機會重建自我本土特色,相信香港人的好客精神自自然然會重見天日。為何不給香港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自今年2月份開始連續3個月下跌,跌幅分別為2.2%、1.5%及4月的9.8%,其中的重災區是珠寶、首飾及鐘表的名貴禮品,以及電器及攝影器材,但其他服裝鞋履、藥物及化妝品和食品等仍錄得不俗的升幅。與去年同期比較,訪港旅客人次有增無減,尤其內地自由行客有升無跌。這顯示自由行客依然愛來香港購物,只是消費模式出現轉變,香港少了的,是那些抬一大袋「人仔」來港掃名表、金飾的大豪客,令珠寶名表店的不正常爆棚情况不再。
這種轉移情况,某程度或與反內地客的「驅蝗行動」有關,但很難相信這是豪客不來的主因吧,更大的原因,似乎與內地官場大力打貪,嚴禁送禮的大國策更有關連。不少珠寶鐘表業人士都心裏明白,過去一段長時間的客似雲來,某程度是受惠於內地的貪腐文化,撫心自問,香港經濟靠這得大大的裨益,對國家又可會是樂事?
好幾個月的零售業數字下跌,港人也不應瞬間跌進失去店舖「爆棚」的恐懼,適當的旅客人數調整,讓香港市面回復一個可承受的生活環境,市民走進街頭不用被自由行客「篋陣」嚇怕,店舖不再清一色是藥房、金舖,經濟重現多元發展,讓香港稍微有機會重建自我本土特色,相信香港人的好客精神自自然然會重見天日。為何不給香港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