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巴克萊:影子銀行潛在損失逾萬億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3日 06:35
2014年06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內地影子銀行規模不斷膨脹,風險一觸即破。巴克萊資本發表評估報告,指2013年中國影子銀行總規模達38.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而隱藏在銀行體系中的損失高達1.124萬億元,若內銀在未來3年內(2014至2016年)消化掉這些損失,則各年的盈利將分別減少14.4%、13.2%及12.2%,這意味從2015開始,內銀整體盈利增長將跌入單位數。


中國影子銀行體系龐大,其中最大的部分屬信託產品。根據巴克萊的統計,在2013年影子銀行總規模38.8萬億元之中,信託產品佔10.9萬億元,其次是委託貸款,佔8.8萬億元,銀行承兌票據則有8.5萬億元。


中信行佔比達57.5% 各行之最

當然,影子銀行的主體依附在銀行之上,並在內銀的資產中佔據了相當大的位置。報告顯示,銀行業中的影子銀行總量高達29.3萬億元,其中在本港上市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中,中信銀行(0998)的2.1萬億元影子銀行規模,佔其資產比例已達57.5%,是各行之最。


巴克萊表示,影子銀行的五大業務——信託產品、委託貸款、銀行承兌票據、非標準化理財和票據貼現回購業務,與銀行最息息相關,因此一旦出現信貸違約,很可能成為銀行的「或然負債」,該行經過壓力測試後,結果發現上述業務帶給銀行的潛在損失合計1.124萬億元。


「就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理財產品而言,由於太多老百姓購買,社會影響大,一旦違約,預期銀行會100%埋單。」巴克萊資本中國銀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對本報表示。


或然負債降低 利內銀

根據推測,若內銀在未來3年消化掉1.1萬億元影子銀行的損失,則2014年至2016年的盈利將各年減少14.4%、13.2%和12.2%,如此一來,內銀未來3年的盈利增長將僅為10%、9%和8%。顏湄之相信,「消化」不會集中發生,若攤分5至10年進行,對盈利影響相對較小。


中央已察覺影子銀行所隱藏的系統性風險,去年下半年至今,各類監管政策不斷收緊,銀行自身亦在調整風險偏好。巴克萊表示,影子銀行在去年下半年的按年增速已從上半年的40%滑落至33%,預計今年將繼續放緩。該行相信,隨着影子銀行收縮,內銀或然負債降低,市場會因此重新審視對內銀板塊的評級。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