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者:港科技發展錯失兩大良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31日 06:35
2014年05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增設科技局以及重整科學園策略,推動本港發展科技產業。回看本港過去科技產業發展,本身為生物科技學者的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指出,商界對投資科技沒興趣,令本港在1980年代和回歸後失去兩次發展科技的黃金機會。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衛炳江認為,本港科研投資金額不足,遠遜新加坡、韓國等地,令科技產業無法發展。二人同時批評科學園問題在於「辦公室多過實驗室」,無法凝聚業界力量。


董建華曾提發展 遇金融風暴

黃玉山說:「香港商界對投資科技興趣不大,因他們透過金融、地產已可賺大錢。」結果當1980年代韓國、台灣均大力發展科技產業,但本港沒任何行動;至本港回歸後時任特首董建華提出發展科技園、數碼港,卻遇上金融風暴,令香港先後兩次錯失發展科技的黃金機會。


衛炳江指出,本港科技發展問題在於投入資源不足。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數據,2012年韓國科研開支佔GDP的4.36%,台灣佔3.07%、新加坡佔2.1%。香港科研開支過去一直維持佔GDP約0.7%,2008至12年來沒有大幅增加(見表)。他建議,政府未來需加大投資科技,協助更多人成立科技公司創業,「當公司日後成熟發展,會製造更多就業機會、賺錢後會向政府繳稅,推動本港經濟」。


批科學園辦公室多過實驗室

被問及科學園目前面對的問題,二人均批評科學園「辦公室多過實驗室」。黃玉山指出,目前科學園內公司以商業運作居多,真正的商業實驗室、研究所不多,認為科技含量偏少,未來需增加科技相關比率。衛炳江則認為,科學園的角色應是吸引海外公司進駐和協助科技公司創業,建議科學園未來可考慮透過租金優惠吸引更多科技公司進駐,提升本港科技產業。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