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聖旨迷 奉旨追溯歷史故事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31日 21:35
2014年05月31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聖旨到!」這句台詞,大家於古裝電視劇中聽得多,其實聖旨是什麼?除了頒布皇帝的命令,聖旨還有什麼用途?請來香港聖旨收藏專家黃嗣輝(Ivan)為大家講解聖旨的收藏價值,每張聖旨也可追溯歷史,大有學問。另外,坊間有不少偽造聖旨,如何分辨真假?收藏版也為你一一介紹。


古董迷通常收藏古字畫、古玩(如花瓶、瓷碗等)、古家具及玉璽等,很少人會愛上收藏聖旨。有十多年收藏聖旨經驗的香港聖旨收藏專家黃嗣輝(Ivan)表示,聖旨只是一卷軸,顏色字樣及圖案變化不多,驟看比較單調。只是聖旨所記載的內容,多為歷代皇朝皇帝頒發的官品職銜和事迹,以及封賜的官職等,涉及歷史事件價值比物件的價值大,收藏聖旨為他帶來無限查證史實的趣味。


完整聖旨 寥寥可數

雖然大型拍賣會時有聖旨拍品,但數量遠不及書畫古玩,而品相好的聖旨藏品也不多。據Ivan考證,每當改朝換代,上一個朝代的東西,特別是記錄了該朝代名號的物件,理所當然地不被保留,所以流傳到今天的聖旨寥寥可數,當中以清朝聖旨相對較多,這是因為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皇朝。但不幸經歷文革,不少聖旨被燒毁及丟失了,所以能流傳到今天,或品相完整的聖旨數量並不多。


Ivan現收藏聖旨兩張,都是約十年前於佳士得拍賣行拍賣回來的,當時每張約以三十萬港元投得,其中一張是嘉慶十四年(1809年)頒給一名官職一品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內大臣鑲紅旗滿洲都統加二級覺羅長麟的祖父覺羅那爾賽,追封本身是郎中的他為光祿大夫,而且還追封其祖母及繼祖母為一品夫人,內容包括讚美覺羅那爾賽如何優秀。


查證史實 興味盎然

最令Ivan感興趣的是覺羅長麟也是清朝著名歷史人物,他追查《清史稿》及各方資料,知道覺羅長麟曾任兩廣總督,其間以補祝乾隆八十大壽為名(1792年),嘗試打開中國的大門,史上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訪華使團(中英第一次正式的外交接觸),便是覺羅長麟有份促成的。考究一張聖旨,Ivan指可追溯更遠的歷史及故事,趣味及可貴之處便是來自這裏。


Ivan之所以愛上聖旨收藏,原因是1990年代某天找到祖父一本親戚的地址簿,觸發尋根興趣,他走到中山長洲,找到了祖母的妹妹,繼而找到了黃姓祖村。自此,Ivan便對歷史及古物發生濃厚興趣,97年起收藏清朝官服上的補子,至今已收藏了20至30多對。而收藏聖旨是2004年才開始的,至今收藏了兩卷,他解釋,因坊間古董店中聖旨偽品太多,提醒大家最好到大拍賣行收購聖旨較為有保證。


Ivan為收藏的聖旨作了深入的研究,還在2010年撰寫成網上書籍供大家參考(www.blurb.com/b/1249847-imperial-edict)。


編輯﹕梁小玲

美術﹕Money

文:簡一鋒

圖:林俊源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