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升135點,昨日收報23,080點,成交金額718億元。大市突破悶局兼成交大增,可能是期指結算挾倉,但亦不能排除人民幣連跌兩日兼逼近低位,刺激市場再度熱炒降存款準備金率,而內銀股表現極佳,個別資源、機械設備亦相當搶鏡。筆者一直指中央不會在貨幣總量閘門上作出妥協,但亦提及一個變數,就是呆壞帳﹕一旦風險爆發,中央便要以寬鬆流動性環境,將影響減至最低,包括有序貶值、增加流動性來降低市場利率等。寬鬆將會是一個過程,從債市和匯市來看,過程已展開,但會否降準仍不好說。
內地樓市進寒冬 經濟動力轉換
中國經濟改革佈局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已進入一個轉折期,同時面對着呆壞帳以及深化改革的風險與機會。首先,人民幣貶值成功趕走熱錢,4月外匯佔款僅1169億元,創8個月新低,人行已重新掌控貨幣政策主動權;影子銀行已成功受控,並且已定出疏導之法,包括再貸款、IPO、自發自還的準市政債、資產證券化、滬港通等。在經濟層面,樓市已步入寒冬,但鐵公基和製造業表現相對穩定,呈弱勢偏穩狀態,是經濟增長動力轉換中的必經階段。
經濟基本上已觸底或貼近底部,最大風險是樓市下滑引發的連鎖反應,昨日內地傳媒報道,監管機構向內銀提出警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其中之一為部分地方因地價、房價漲幅回落,償債壓力較大。
第3季屬違約呆壞帳高峰
根據野村報告,今年有3個信託償還高峰期,分別是首季的6940億元、5月的1400億元,以及第3季的1萬億元。2013年下半年土地和物業銷售皆不俗,首季過關無難度;5月感覺開始吃力,中央已加大流動性供給。當土地和住宅銷售下滑了3、4個月後,第3季就是違約和呆壞帳見真章的時間,特別是影子銀行已關門,未能去貨回籠資金便很快出事。
悲觀的話,這是一個可能大跌的時機,故本欄日前亦指內銀正「落雨收遮」。但中央至今的部署一直領先形勢,近日財政部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政支出預算執行管理》,明確要求地方政府加快資金支付進度,發揮好財政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這種公開要求地方政府「使錢」的立場,是習李上台後首見。此外,人民幣突然向下突破,若是新跌浪的起點,則今後必會輔以更為寬鬆的貨幣環境,甚至是降存準,故昨日港交所(0388)向上突破,南方A50(2822)成交量亦大增,資金正偷步炒政策加碼刺激。
資金偷步炒政策加碼刺激
從另一角度看,當前環球流動性氾濫,就算是處於政變中、首季經濟負增長的泰國,股市年初至今亦升了8%,僅中港股市獨憔悴。相對於各地股市已頗充份反映利好消息,現在環球對中國經濟的觀感依然很差,仍是避之則吉。若6至8月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資金會否從已偏高的其他地區流向最低殘的中國?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