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俄羅斯傳媒報道,不久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簽署的文件中,包括一份《全面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中俄兩國將合建漂浮核電站。漂浮核電站是一個建在水面的核反應堆,而同樣技術有助於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俄羅斯專家認為,該項目對中國海軍有重大意義。
據「俄羅斯之聲」電台報道,中俄雙方開展這種合作的談判已經多年,然而一直未能取得實質進展。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自己項目、並在聖彼得堡建造「羅蒙諾索夫院士」(Akademik Lomonosov)號漂浮核電站的國家。「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擁有兩台KLT-40C核反應堆,功率都為35兆瓦,還能供應熱能、每晝夜生產4萬至24萬噸淡水,相當於為一個5萬人口城鎮提供所需電力,建成後可能將被調去為俄羅斯最北部城市佩韋克(Pevek)供電,該市人口只得2.5萬人。
俄在建項目可供5萬人用電
報道指,中國擁有製造核動力潛艇的經驗,目前正為水面艦艇研製自己的核反應堆,以便未來安裝在核動力航母上。報道認為,中俄合建漂浮核電站,即使毋須直接轉讓技術,仍可幫助中國人更好地掌握類似系統的製造原理、培訓核動力專家,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卡申(Vasiliy Kashin)認為,該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將對中國海軍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對本報說,雖然中國能造核動力潛艇,但潛艇排水量僅1萬噸,航母則在10萬噸級,且並非簡單倍增就能解決,法國核動力航母就是用「加大碼」潛艇反應堆,但推力仍嫌不足,巡航速度較慢。
克宮有戒心 料礙技術轉移
漂浮核電站技術與核動力航母是有相通之處,主要區別是一個民用、一個軍用,軍用對抗損性能要求高得多,除如民用一樣要抵受海浪衝擊、海水腐蝕之外,還要考慮敵方砲火攻擊的情况。俄方原本出發點只是建核電站,對於向中國轉移航母等戰略性武器技術仍有顧忌,所以最終相關技術從民用轉為軍用仍然不易。
香港城市大學核工程系教授胡仲豪亦指出,船上的反應堆需要比普通漂浮核電站更「慳位」,而且鈾235原料要更「濃縮」,因為海上不方便換燃料,漂浮核電站可能一年至一年半換一次燃料,但船上可能10年才換一次,故反應堆內合金材料的耐用程度也要高得多。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據「俄羅斯之聲」電台報道,中俄雙方開展這種合作的談判已經多年,然而一直未能取得實質進展。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自己項目、並在聖彼得堡建造「羅蒙諾索夫院士」(Akademik Lomonosov)號漂浮核電站的國家。「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擁有兩台KLT-40C核反應堆,功率都為35兆瓦,還能供應熱能、每晝夜生產4萬至24萬噸淡水,相當於為一個5萬人口城鎮提供所需電力,建成後可能將被調去為俄羅斯最北部城市佩韋克(Pevek)供電,該市人口只得2.5萬人。
俄在建項目可供5萬人用電
報道指,中國擁有製造核動力潛艇的經驗,目前正為水面艦艇研製自己的核反應堆,以便未來安裝在核動力航母上。報道認為,中俄合建漂浮核電站,即使毋須直接轉讓技術,仍可幫助中國人更好地掌握類似系統的製造原理、培訓核動力專家,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卡申(Vasiliy Kashin)認為,該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將對中國海軍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對本報說,雖然中國能造核動力潛艇,但潛艇排水量僅1萬噸,航母則在10萬噸級,且並非簡單倍增就能解決,法國核動力航母就是用「加大碼」潛艇反應堆,但推力仍嫌不足,巡航速度較慢。
克宮有戒心 料礙技術轉移
漂浮核電站技術與核動力航母是有相通之處,主要區別是一個民用、一個軍用,軍用對抗損性能要求高得多,除如民用一樣要抵受海浪衝擊、海水腐蝕之外,還要考慮敵方砲火攻擊的情况。俄方原本出發點只是建核電站,對於向中國轉移航母等戰略性武器技術仍有顧忌,所以最終相關技術從民用轉為軍用仍然不易。
香港城市大學核工程系教授胡仲豪亦指出,船上的反應堆需要比普通漂浮核電站更「慳位」,而且鈾235原料要更「濃縮」,因為海上不方便換燃料,漂浮核電站可能一年至一年半換一次燃料,但船上可能10年才換一次,故反應堆內合金材料的耐用程度也要高得多。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