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澳門人參與反對《離保法案》遊行,惟當地傳媒在遊行後才開始大規模報道;發動遊行的網上團體「澳門良心」,成員蘇嘉豪說,今次遊行成功,要歸功網絡與現實世界結合,除了利用網上媒體宣傳,「澳門良心」等團體亦連續8日在8個地點擺街站派傳單,才成功令市民知道《離保法案》弊處。
指主流媒體報道如「郵票大」
蘇嘉豪說,「澳門良心」若只靠主流媒體宣傳遊行,根本很難成事,笑言遊行前多日來主流媒體對遊行的報道「只有兩個郵票大小」,不少篇幅更找來學者談支持《離保法案》的原因,但近年新媒體包括網絡興起,有助信息發放。除了網絡,遊行前,「澳門良心」等團體連續8日擺街站派傳單,除介紹法案內容及法案最大爭議外,更直接將某些官員和特首退任後能夠拿到的「離保」羅列,加上遊行資料,最終收集了8500多個市民簽名,才造就了澳門回歸以來最大規模遊行。
對於不少中央官員在談政改時,都把香港與澳門的發展比較,蘇嘉豪說,這是典型不明白民主的說法,他說澳門以往的確較少人上街,因為經濟發展得太快太好,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形容澳門人已經將派錢「變成理所當然,不派就反你枱」,又說澳門情况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批評官員以為只談經濟便不需談民主,但經濟發展和民主息息相關,政制若不公平,資源分配便不均,今次情况便是希望通過特權法例去維護特權。
指主流媒體報道如「郵票大」
蘇嘉豪說,「澳門良心」若只靠主流媒體宣傳遊行,根本很難成事,笑言遊行前多日來主流媒體對遊行的報道「只有兩個郵票大小」,不少篇幅更找來學者談支持《離保法案》的原因,但近年新媒體包括網絡興起,有助信息發放。除了網絡,遊行前,「澳門良心」等團體連續8日擺街站派傳單,除介紹法案內容及法案最大爭議外,更直接將某些官員和特首退任後能夠拿到的「離保」羅列,加上遊行資料,最終收集了8500多個市民簽名,才造就了澳門回歸以來最大規模遊行。
對於不少中央官員在談政改時,都把香港與澳門的發展比較,蘇嘉豪說,這是典型不明白民主的說法,他說澳門以往的確較少人上街,因為經濟發展得太快太好,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形容澳門人已經將派錢「變成理所當然,不派就反你枱」,又說澳門情况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批評官員以為只談經濟便不需談民主,但經濟發展和民主息息相關,政制若不公平,資源分配便不均,今次情况便是希望通過特權法例去維護特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