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健﹕左派力阻 袁騰飛也飛不起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7日 06:35
2014年05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前些天,上海東方藝術中心2014年東方名家名劇月落下帷幕,閉幕演出是《戲說三國》。為了這齣戲,上海京劇院排出豪華陣容,戲碼上也頗花心思,請來袁騰飛任講解串場。袁騰飛是北京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高級教師,高中歷史教材編者之一。2009和2010年時,曾受邀參加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主講「兩宋風雲」和「塞北三朝之遼」。憑藉幽默犀利的語言風格,被內地網友奉為「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


意識形態騎劫藝術如文革

可惜演出那天,串場者換了人。正納悶時,朋友傳來一文,標題是「上海左派民眾再次挫敗袁騰飛來滬搗亂的圖謀」。撰文者自稱獲悉袁騰飛串場消息後,與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文廣局、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和上海京劇院領導聯繫,隨後上京取消了袁擔任串演嘉賓的資格。


讀到此消息,嚇得我一哆嗦,原來「意識形態」仍是決定演員陣容的第一標準,霎時間有回到「文革」的恐懼感。 「左派」憎恨袁騰飛,源於其曾評述毛澤東和文革,觀點與官方相左。


記得讀書時,政治老師教育我們:歷史是任人裝扮的小姑娘。長大後讀的史書愈多,愈能理解這句話:歷史雖是客觀存在,但呈現在我們面前關於歷史的陳述,至少經過說史者思想的改造,變成了帶有主觀色彩的結論。而如今,我們所謂的歷史,不過是各自眼中、心中的模樣,距離當年的真實可能一步之遙,也可能十萬八千里。


既然如此,觀念上的差異,必會引發對歷史問題的理解差異。若關於差異的爭論停留在研究範疇內,便是百家爭鳴的妙處所在。無奈的是,有人非要把它拔到「政治的高度」。


動輒牽扯政治為重尋舊夢

改革開放多年,但「講政治」的觀點從未遠離。只是當經濟穩步前行時,各類極端思想都會被民眾追求物質生活的憧憬掩蓋;一旦經濟發展遭遇瓶頸,它們便會披上不同外衣呼嘯而來:向外看,民粹、排外、極端宗教主義,比比皆是;向內看,以美化「文革」、打擊自由思想為重心的左派思潮抬頭。無論內外,這些人多是被變革拋棄者,既無力順流而上,又不甘被時代拋下,他們所能選擇的就是呼籲時光倒流,退回到他們站在浪尖上的時候。


以史為鑑,筆者不敢斷言這些人就是癡人說夢,但唯願看演出時講藝術效果,發政令時講百姓得益,而不是動輒就「講政治」。至於袁騰飛和他的那些歷史評述,只一句話便可言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作者為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