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陽五﹕新疆恐襲頻發 境外極端宗教是主因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7日 06:35
2014年05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日前新疆再次發生恐怖襲擊,傷亡極為慘重。今年以來,烏魯木齊火車南站、昆明、廣州已發生多宗襲擊。但關於恐襲頻發的原因,仍然是眾說紛紜。


西方一些媒體慣於將恐怖襲擊歸咎於中國的民族政策。此次襲擊發生後,《紐約時報》相關報道的標題即為〈新疆年內最嚴重暴恐襲擊考驗中國民族政策〉,認為中國的民族政策與民族衝突是恐襲頻發的原因。


平心而論,新疆確實存在一定的民族矛盾,但如果專注於分析事實的話,會發現民族矛盾並非主因。最簡單的一個事實是:恐怖分子的襲擊對象是不分民族的,此次烏魯木齊受到襲擊的區域就是漢維混居區,而此前發生在南疆的幾次恐怖襲擊,死傷者中也有不少維族民眾。


因此,筆者認為,極端宗教才是恐怖襲擊發生的根源。


有研究者曾指出,帶有自殺性質的恐怖襲擊,襲擊對象不加選擇,往往並非出於政治目的,而是受到極端宗教的蠱惑。去年以來中國境內發生的幾次恐怖襲擊,都帶有以上特點。


事實上,極端宗教也是世界上絕大部分恐怖襲擊的原因。日本奧姆真理教發動地鐵沙林毒氣襲擊;伊斯蘭青年黨在肯尼亞首都奈洛比商城發動襲擊;蓋達組織歐洲分支「馬斯里旅」發動的馬德里、倫敦爆炸案等等,均與極端宗教有關。


今年以來,一個熟悉的名字也在中國頻頻出現,它就是「東伊運」。這是聯合國與美國均承認的恐怖組織,也是宣揚「聖戰」的極端宗教組織。據悉,烏魯木齊火車南站襲擊案、天安門金水橋襲擊案都有「東伊運」身影。


而隨着技術發展,「東伊運」宣揚極端宗教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導致其襲擊成功率大增。


鼓吹「就地聖戰」

過去,恐怖組織往往將境內成員接出境外,經過極端宗教的灌輸,再回到境內指揮襲擊。這種模式比較複雜,對於公安當局來說,也相對容易提前破獲。現在的恐怖組織則利用互聯網,鼓吹「就地聖戰」,隨時隨地發動自殺性襲擊。這種襲擊模式的隱蔽性更高,成功發動的可能性也更大。


這種新的極端宗教名為「伊吉拉特」,又稱為「遷徙聖戰」,主要通過互聯網、手機、音訊、視頻傳播,對信徒不直接指揮,而是進行精神影響。中國官方也注意到這一點,開始嚴查互聯網上的音訊視頻,21日新疆法院已對部分傳播暴力恐怖音視頻的犯罪嫌疑人進行了宣判。


在「東伊運」新傳教模式的影響下,近期中國頻頻發生恐怖襲擊,對全球來說也是一個重大警訊。從這個角度來看,國際社會不應將恐怖襲擊歸結於中國的民族政策,而應視為全球伊斯蘭極端宗教的流毒與變異,必須協力剷除。


此外,如果將恐怖襲擊簡單看作中國自身的民族事務,不僅阻礙國際合作解決問題,還會導致民族分歧污名化,甚至製造族群之間的對立,不利於中國民族政策的未來調整。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