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際經緯﹕愛恨難捨 法國足球夢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5日 06:35
2014年05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法國電視台第二頻道的清談節目上周找來近十位嘉賓,就「應該討厭世界盃嗎?」這話題舌劍唇槍個多小時,由巴西人反世界盃開始,一直談到「足球是人民的鴉片」;另一邊廂,曼城球星拿斯尼落選國家隊的的餘波繼續佔據不少篇幅。法國足球如何「雅俗共賞」可見一斑。


自從法國1998年奪世界盃後,法國國家隊化身成社會希望象徵,足球變得愈來愈重要,更成政客救命草。 當社會改革撕裂法國之際,足球卻團結國民。1998年,法國總統希拉克改革一籌莫展,但一個世界盃卻令他民望升至新高。政客樂於吹捧這支由不同種族組成的足球隊,吹噓法國種族融和,建立新的國民認同。


98年奪世盃 助總統民望急升

法國國家隊在2006年打入決賽,法國政治當時又因改革問題陷入僵局,2005年巴黎市郊騷亂更將法國種族問題赤裸暴露世人面前。決賽前夕,傳媒寄望球王施丹打救法國,希望再奪世界盃一振法國經濟,但《解放報》卻清醒地指出施丹就算神乎其技,也未能根治法國頑疾。最後施丹因以頭撞意大利球換來紅牌出場,也令希拉克藉世界盃振民望的如意算盤打不響,「施丹頭槌」成為法國舉國熱話,連《世界報》等嚴肅大報亦連月討論。


施丹頭頂意球員領紅成熱話

但低處未算低。2010年世界盃,法國國家隊先是亨利在外圍賽施上帝之手淘汰愛爾蘭不光彩打入決賽周;最後更在決賽周鬧出內鬨及罷踢鬧劇,分組賽3場僅得1分出局。當時又因改革民望低落的總統薩爾科齊,急忙召見亨利「了解事件」。政客紛紛表態,痛斥球員有辱國體,一場足球鬧劇竟上升為法國「國家靈魂的探問」的討論。


惟與此同時,足球在法國精英眼中一直難登大雅之堂,左翼知識分子更視之為全球化瘟疫( 如Marc Perelman便著有名為《野蠻體育》(Le sport barbare)的書,痛陳奧運、世界盃等體育盛事已成為資本主義操控大眾的「全球瘟疫」) 。法甲球會巴黎聖日耳門過去一直是種族主義和暴力衝突溫牀,為巴黎人不恥。球迷向黑人球員喝倒采,展示支持極右政客勒龐的橫額等不一而足,卡塔爾金主2011年入主後才大力改善形象。


拿斯尼落選 種族意味濃厚

由98年成為法國種族融和象徵開始,種族問題沒有離開過法國國家隊。法國每次種族爭議浮面,都少不了球星參與。 今次「拿斯尼事件」雖是球員跟教練的糾紛,但仍充滿種族意味。拿斯尼女友在Twitter以粗言炮轟法國及教練迪甘斯,指控法國是「種族主義國家」才將其男友拒於門外,引起不少討論。這場茶杯裏的風波只反映種族問題仍然籠罩法國社會。


說到底,法國足球被賦予厚望,只是反映政客無能而已。法國總統奧朗德現時民望低落,他大概是最緊張球隊表現的一個吧?


林康琪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