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策發商中港矛盾 文件籲接受包容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4日 06:35
2014年05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策略發展委員會下周一開會討論中港矛盾,討論文件分析衝突起因包括權益爭奪、文化差異、部分內地人炫富表現、部分港人拒內地同化等(見表),並指本土主義影響致產生排他情緒。就未來路向,文件建議香港接受和包容不同文化,並要求委員討論如何紓緩部分港人的不滿情緒,長遠解決雙非嬰、奶粉短缺的問題,以及以平常心看待普通話和簡體字等。


學者:不正視根源 不能解決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他也贊成港人包容體諒,但如政府沒正視背後問題,那只是一廂情願的呼籲,「例如社會資源爭奪,便不止是旅遊業承受力的問題,還有其他領域如教育領域等」。他又指出,另一中港矛盾的根源,策發會文件難宣之於口,就是內地政權的獨裁和不民主,難產生令港人信服的軟實力,「近年內地很多惡劣的人權紀錄,加上又硬挺梁振英,又傳出內地干預港傳媒,令港人更擔心香港『赤化』,這些問題如不正視,單靠呼籲包容,不足以解決問題」。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策發會將討論的文件,文件由策發會秘書處準備,題為「香港與中央/內地的關係」,除了詳述一國兩制、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合作外,亦有很長篇幅講及中港矛盾,提及香港漸受本土主義影響。


稱「狹隘本土主義」是成因之一

文件分析矛盾成因,包括因為雙非、內地人搶購奶粉、租金樓價上升等等,令部分港人認為利益受損;中港文化差異,部分港人認為內地人不守規矩、隨處便溺、財大氣粗等;部分內地人有炫富表現,熱中買豪宅與名牌;部分港人擔心「被規劃」,加上本土運動走向以排他為主流的狹隘本土主義,抗拒與內地同化。


對於未來路向,文件稱「兩地的文化差異一方面帶來摩擦,另一方面亦為兩地人民帶來互相學習的機會」,認為不應針對內地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應有能力去接受及包容不同文化」。文件又提出多項討論問題,包括如何化解內地人和港人的衝突,紓緩部分港人的不滿情緒;如何長遠解決雙非嬰和奶粉短缺的問題;如何以平常心看待普通話和簡體字等。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