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樓市疲軟,市場對樓市泡沫爆破進而拖垮經濟的隱憂與日俱增,尤其作為百業之母的銀行,會否受到嚴重衝擊更惹關注。券商花旗近日派分析員赴內地四個城市考察,發現內地樓市信貸總量被低估,其隱藏的風險未被披露,以樓市為擔保的信貸總量佔內銀整體貸款已高達45%。評級機構惠譽也表示,樓市是拖累內地經濟的主要因素。
中國房地產市場放緩引發資本市場擔憂,多家外資行近日派員前往內地各省市做實地調查,結果頗為負面,其中,經過實地調查過後,花旗上周派員前往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四地考察當地樓市。
該行認為,房地產市場疲軟已成為當前內地經濟的最大隱憂,信貸緊縮、風險轉向、影子銀行再融資風險都已浮出水面,若樓市繼續下滑,則銀行壞帳將進一步惡化。
45%貸款 以房產抵押
根據各內銀在3月公布的2013年年報,各行的房地產貸款總量均不超過貸款總額的10%。花旗則指,儘管過去7至8年,官方公布的開發商借貸總量佔總貸款的比例,一直在6.5%左右,然而,這一數據遠被低估,資金從許多其他渠道,以不同的名義進入房地產市場。
花旗估計,有45%的銀行貸款抵押品都在樓市上,另外還有不少隱藏在銀行的理財產品等表外業務中,因此,當前房地產市場放緩的形勢已非常嚴峻。
花旗又提醒,除了房地產開放商的貸款數字,市場忽略了銀行零售層面的按揭貸款,過去10年,內銀對開放商的貸款佔比雖不超過7%,但計及居民按揭貸款,其總額佔比在2005年時已達14%,目前的水平則超過了兩成(見圖1)。
樓市貸款佔比實質超20%
從各上市銀行年報也可看出,五大國有銀行的樓市貸款均超過20%,其中建行(0939)最高,達28%(見圖2),而其中22%被按揭貸款佔據。
惠譽北亞區銀行評級主管Jonathan Cornish昨天對媒體表示,房地產版塊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的主要隱憂,若樓市繼續冷卻,將直接削減建築量,從而拖累經濟增長0.7至0.8個百分點,並會對就業產生負作用。
惠譽:內房成拖累經濟主因
該機構認為,鑒於今年以來,人行、中銀監、中證監已陸續出台各項措施規範市場、管理流動性,相信未來還會出招應對樓市放緩問題。
明報記者 張聞文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