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方債啟動 內銀壞帳望減壓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2日 21:35
2014年05月22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改革快馬加鞭,國務院昨天正式批准,十個省市將試點自主發行地方債券,自發自還,當局會實現年度發行額管理,全年發債總量不得超過國務院批准的限額。經濟師和分析師普遍認為,地方債務透明化,是內地改革的重要一步,不但可以降低影子銀行等流動性風險,也有助緩解內銀資產質量惡化的情况,整體提振市場信心。內銀股昨日普遍逆市炒上。


國務院昨天印發《2014年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辦法》,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2014年,上海、浙江、廣東、深圳、江蘇、山東、北京、江西、寧夏、青島共計10個地方政府,可試點實行債券自發自還。


債息參考新發國債及市場利率

國務院要求,試點地區全年發行債券總量不得超過國務院批准的當年發債規模限額;2014年度發債規模限額當年有效,不得結轉下年;2014年政府債券期限為5年、7年和10年,結構比例4:3:3;債息將以同期限新發國債發行利率及市場利率為定價基準。


近年,內地影子銀行規模激增,流動性風險被形容為「一踩就爆的地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正是影子銀行的一部分,有券商預期,2013年地方融資平台債務的總規模已達1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事實上,中資銀行有大量表內、表外信貸均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有美資行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表示,地方政府融資渠道從平台轉為自行發債後,對內銀較利好,因平台貸款風險難以預估,市場化發債方式則透明很多。他指地方債債息水平將用評級做參考,預計上海、北京、江蘇等較有資金實力的地方政府,發債會接近國債水平,寧夏一類的地方政府或要「加幾個點」,由於此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利息在5厘左右,因此舉債取代平台貸款,對銀行收益的影響不大。


交銀:試點發債 降流動性風險

根據中銀監的數據,2013年財政部通過銀行間債市發行債券1.3萬億元,代發地方政府債券2848億元,地方政府自行發債僅652億元。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地方政府試點發債,是中央經濟改革的重要一步,不僅給地方開闢了新的融資渠道,也完善了地方政府功能,降低流動性風險,「從前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為政府去借錢,現在通過舉債融資,對內地債券市場亦起正面作用」。


明報記者 張聞文、陳子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