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股投資全球佔比 與日俱增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2日 06:35
2014年05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從母公司出差回來,有機會與不少當地的退休金管理公司交流。由於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出口中國以鐵礦石及煤炭等原材料為主,因此他們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展望特別關注。過去幾年鐵礦石價格走勢緊隨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便是明證。但這種普遍的看法,正如前文有論述過,並沒有完全反映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由大型基礎建設發展階段轉入城鄉建設消費導向的發展模式。


雖然從經濟總體增長中報出來的數字仍保持在7%至8%的水平,但這增長所拉動的原材料需求已跟2002年至2007年的黃金時代需求彈性不能同日而語。


其實,在澳洲停留的期間,剛巧遇上他們年度政府公布預算,由於近年澳洲經濟放緩,政府財政出現赤字,因此是次政府預算的焦點都落在減赤措施上。


澳洲經濟放緩 減赤難免

新政府總理在報告中亦表示,未來政府收入的結構中,相信亦會因世界對原材料需求的變化而需要作出調整,不能再太過倚重這方面的稅收收入。


在面對本土經濟發展的困局時,當地的退休金管理公司亦作出了前瞻部署。例如,由於本土股市的行業權重集中度非常高,前十大權重股已是指數權重76%,而且都集中在三大行情:金融,原材料和消費品,因此,當本土經濟不景氣時,退休金財富的增值能力便受到很大的掣肘。同時,當地亦出現貨幣貶值壓力。這兩大因素促使他們有往外投資的動機。有一些退休金管理公司亦已走在同業之前,把部分資產轉投在全球已發展股票/債券市場和全球新興股票/債券市場,但這個比例仍處於低水平,本土偏愛(Home base bias)突出。


「本土偏愛」影響退休金回報

這種市場發展其實亦不是澳洲獨有,愈來愈多已發展國家的退休金管理公司亦面對相似的局面。中國市場因其在全球經濟的比例漸大亦成為不少公司計劃的投資對象,而且以不完全開放的A股市場更具吸引力,這亦清楚解釋了今年3月以來MSCI計劃將A股納入新興股票市場指數,所作諮詢的背景。


在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配額限制下,不少海外投資者對是次的建議仍有相當保留,但相信在中國有關當局積極的配合下,障礙會逐步被消除,畢竟同質性過高的A股市場參與者,往往是市場波動的一個因由,因此更有效地引入機構投資者,除了像「新國九條」的行政改革外,另一改進市場成熟程度的重要元素,期待6月有最後的公布,相信這是一個影響深遠的關鍵事項。


安保投資大中華區 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