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無心向學非絕路 勿怪責共商前途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14日 06:35
2014年05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13歲,一向沒心機讀書,勉強讀到現在。早前他說不想再讀書,現在連中學也不完成,太不像樣,他說最多讀到畢業,一定不會再讀下去。父母都想子女多讀點書,但我知道很難逼他。只是,他日常的表現不太成熟,出來社會做事,可能四處碰壁。他漸漸長大,亦不喜與我們說話,不知如何令他明白讀書對他日後的重要性?即使讀和職業訓練有關的課程也不要緊,怎樣協助他為前途找到方向?


答﹕家長要讓兒子明白,法律上他必須完成中三學歷。而生活中並非每一件事都是隨心所欲的,即使他興趣不大,但仍需要讀書,期望他能集中精神,花點心機去完成基礎課程。


當然,沒有心機讀書,亦逼不來,尤其已經13歲,性向已成形,不易扭轉,即使強行送到外地勉強讀下去,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現階段是需要想想前途。對於不喜愛讀文法學校的學生,若對學習職業技能感興趣,職業訓練課程是一個選擇。比方當廚師,又或汽車修理,甚至數碼科技、酒店業等,均有相關的課程可以報讀。


從孩子興趣引導思考前途

父母需明白,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有別,並非人人都能夠循文法中學直升大學。部分家長或介懷子女從事較基層的工種,其實職業無分貴賤,能有一技之長,謀得正當職業,總勝過沒有方向,游手好閒,交上損友等,又或把自己關在家裏,無所事事。同時,有過工作經驗,往往會驅使他思考本身的處境,部分青年會重返校園,發憤讀書。所以父母要適當的放下,有些孩子是要等待他成長的。你兒子已13歲,可以和他仔細的商討,看他是否願意先完成中學課程,其間再細想未來的方向。


提到兒子不愛和你們說話,或涉及談話技巧,若一張聲便譴責他還不好好讀書,這是無法起到溝通效果的。有時候得投其所好,像他愛看足球,可以借睇波的機會,談談運動,若他有興趣參與體育訓練,也是磨練意志的機會,對於成長亦有利而無害;有時候無心機讀書,亦源於缺乏意志。


明確表達信息 不容無所事事

當然,一些關鍵的地方父母要表達明確信息,像談到個人的喜好或發展方向,不容許他表示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畢竟父母不能照顧他一世,必須推動他為自己的前途打算。


資料提供﹕聖雅各福群會渣打香港150週年慈善基金中環樂寧兒童發展中心 服務經理梁翠雲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