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德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以適當的電流刺激睡夢者的腦部,可控制夢境,藉以治療深受噩夢困擾的病人。
德研究:電流助意識自己做夢
研究由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心理學家福斯(Ursula Voss)帶領的團隊進行,報告刊於《自然神經科學》期刊。研究員先邀請27名18至26歲志願者在特設實驗室中睡覺,並以腦電圖監察其腦電波活動。其中曾在睡眠的快速眼動期(REM)做過清醒夢(lucid dream,指做夢者神志清醒、意識到自己在夢中的狀態)的志願者,腦部均曾出現稱為「伽瑪波」(gamma wave)的電流活動,其頻率約在25赫至40赫。
研究員其後以「經顱交流刺激」(tACS)技術,透過貼在志願者頭部皮膚的電極,在志願者入睡並進入REM 2至3分鐘後,向其腦部的額顳葉區施以特定頻率的電流約30秒,其後叫醒實驗者。結果發現,當施以25赫及40赫電流時,志願者都能夠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覺得正旁觀夢中的自己活動,也能控制夢境,例如讓夢中的自己先穿上衣服後再上班等。其他頻率則沒有效果。
可助情緒病者免噩夢困擾
福斯指出,研究可望協助深受噩夢所困的人,例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往往會在夢境中重現受創經歷,如果他們能利用電流刺激做清醒夢,可能令夢境出現不同結果,例如避開某條路上的炸彈爆炸,或是在遇上強姦犯前進入餐廳避禍。透過學習如何控制夢境,並與夢境保持距離,能讓PTSD患者減輕情緒衝擊,漸漸康復。
福斯估計,未來市面可能推出類似用以炮製清醒夢的產品,但她強調以電流刺激腦部時,必須由醫生從旁小心監察,不建議隨意進行。
德研究:電流助意識自己做夢
研究由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心理學家福斯(Ursula Voss)帶領的團隊進行,報告刊於《自然神經科學》期刊。研究員先邀請27名18至26歲志願者在特設實驗室中睡覺,並以腦電圖監察其腦電波活動。其中曾在睡眠的快速眼動期(REM)做過清醒夢(lucid dream,指做夢者神志清醒、意識到自己在夢中的狀態)的志願者,腦部均曾出現稱為「伽瑪波」(gamma wave)的電流活動,其頻率約在25赫至40赫。
研究員其後以「經顱交流刺激」(tACS)技術,透過貼在志願者頭部皮膚的電極,在志願者入睡並進入REM 2至3分鐘後,向其腦部的額顳葉區施以特定頻率的電流約30秒,其後叫醒實驗者。結果發現,當施以25赫及40赫電流時,志願者都能夠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覺得正旁觀夢中的自己活動,也能控制夢境,例如讓夢中的自己先穿上衣服後再上班等。其他頻率則沒有效果。
可助情緒病者免噩夢困擾
福斯指出,研究可望協助深受噩夢所困的人,例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往往會在夢境中重現受創經歷,如果他們能利用電流刺激做清醒夢,可能令夢境出現不同結果,例如避開某條路上的炸彈爆炸,或是在遇上強姦犯前進入餐廳避禍。透過學習如何控制夢境,並與夢境保持距離,能讓PTSD患者減輕情緒衝擊,漸漸康復。
福斯估計,未來市面可能推出類似用以炮製清醒夢的產品,但她強調以電流刺激腦部時,必須由醫生從旁小心監察,不建議隨意進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