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天文台大帽山天氣雷達站憑着奇特的外形,一直是行山客拍照的熱點,更成為最近改編成電影的熱門網絡小說的創作靈感。落成10餘年後,天文台早前首度安排傳媒進入雷達站參觀,揭開神秘面紗。該座精密雷達能探測香港500公里外的雨雲數據,惟科技再先進也無法準確推算雨雲的移動路線,港台節目攝製隊早前曾「追雨雲」半年,試圖拍攝暴雨灑下一刻,願望仍然落空。
可測500公里外雨雲
港台節目《氣象萬千IV》的攝製隊為拍攝暴雨對香港影響,與天文台合作,希望靠雨雲走向預測數據,派攝製隊到受影響地區拍攝暴雨成災的景况,天文台的數據正是來大帽山雷達站。
《紅VAN》眾主角目的地
由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熱門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眾主角的目的地正是大帽山雷達站。天文台科學主任許大偉笑言,《紅VAN》的導演陳果曾在天文台的安排下參觀另一座雷達站,不過到場後發現實景不如小說所描述的科幻,最後電影並無到雷達站取景。
今次是雷達站1999年建成後首度有傳媒進入雷達內參觀,走入雷達內,可看到一個貌似衛星電視接收器的「巨鑊」天線。天文台前助理台長兼節目主持梁榮武解釋,雷達站其實只是將微波信號射出,待微波與雨雲相撞折返後,憑信號分析雨雲的大小及移動速度等。許大偉補充,雷達最遠可射向500公里外,不過信號愈遠便會愈弱,探測到的數據亦較少。
雨雲移動快 難捕捉暴雨灑下時
節目編導翁子羽表示,去年雨季拍攝節目時,曾在尖沙嘴天文台等待最新的雨雲預測路線圖,再駕車出擊「追雨雲」,惟效果不甚理想,因雨雲移動速動很快,預測路線可能只有些微偏差,但偏差足以令攝製隊追雨失敗,經大半年努力後攝製隊都拍不到理想的畫面。《氣象萬千IV》將於今晚7時30分於港台電視31及無綫電視翡翠台同步播出。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