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羅健熙﹕佔中運動面對的分歧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9日 06:35
2014年05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和平佔中運動舉行商討日(三),簽了和平佔中意向書的2500多人,投票選出了3個都包括公民提名的方案,在6月22日的全港電子公投供市民投票。


結果出來後,有意見認為,這次只由支持佔中理念的人先投票才讓市民選擇,是篩選。但老實說,佔中運動雖有話語權卻沒有公權力,不應受到如此責難。


佔中運動一直希望捲入更多市民,引入電子公投是想令運動有市民授權、有更大認受性。在佔中第二次商討日總結大會中,公民提名最受歡迎,但不少參與者仍傾向在6.22電子公投中,有較闊光譜的方案讓市民選擇,甚至應讓市民為每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方案評分。


參與佔中運動的一些團體,則認為佔中運動不應被沒參與佔中的人控制,應由佔中的人自己決定為了什麼才去公民抗命;另外亦有人堅持,沒有公民提名的方案,即使通過了國際專家圓桌會議「認證」,仍然不是普選。


與上述分歧緊緊牽連着的,是對佔中運動兩種截然不同的取態。有人認為,若政府連最溫和、符合國際標準的方案也交不出來,他們便義無反顧要佔中;亦有人認為,佔中是公民抗命的激烈行動,爭取的應是最理想方案,他們可不想為溫和方案佔中。


以上這些理念上的分歧,在往後的日子仍會繼續出現。


回說投票一事,我們毋須扭曲自己支持溫和方案;但故意把它們踢走,無可避免會令部分認同普選有國際標準、支持民主的市民反感,覺得擁護民主之士沒有胸襟。我們要認真回答自己,這些反感的人是否佔中運動要爭取的對象?


我希望佔中運動逼出真普選,亦相信真普選有國際廣泛認可的標準。若佔中運動無法和普羅市民建立聯繫,無法得到市民認可,力量恐怕只會愈趨薄弱。


作者是南區區議員、民主黨副主席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