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觸木 Touch Wood﹕疊木團結 兄弟班拍住上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4日 21:35
2014年05月04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記性好的讀者或有印象,觸木這專欄最初除了小弟,還有另一作者,他們就是今期的受訪設計團隊——The Cave Creative workshop(下稱The cave),他們由最初在觀塘一帶,專收集各類廢木和其他物料創作家俬,到嘗試涉足量產的設計,以及參與海外的展覽,一路發展下來踏入快第四個年頭,除了工作室的模樣大有轉變之外,內在又有什麼轉變?

從動手到動腦的蛻變

認識The Cave約有兩年,當時他們一行七人甚有台型,創作出來的家具主要為枱櫈,以回收卡板木配上亞加力膠片和其他物料,加上招貼圖案的處理,甚有外國設計的味道,是本地少見的作品;現時他們加至九位成員,四人主力平面設計、三人擅長室內設計,另有二人屬時裝設計,發展的路向更為清晰及多元化,就由他們主力成員之一Eqqus現身說法﹕「頭兩年其實係一種誤打誤撞,覺得做出嘅既嘢有人睇喎,咪做落去囉!所有嘢都係嘗試,無諗太多,主要做立體創作為主。之後兩年涉及設計嘅項目比較多,唔止係執嘢創作做家俬咁簡單,平面立體都有,而且亦唔止用木,顏色、幾何形狀唔同元素都有,更加可以發揮到各人專長,碰撞出不同嘅火花。」


小板櫈 由設計到散貨

除了創作的涉獵範圍更廣,The Cave更嘗試產品開發,去年推出名為Boltie Bench的量產小板櫈,嘗試把自家設計交到工場生產,過程卻絕對不是一張小板櫈咁簡單。「呢張睇落好簡單嘅櫈仔,其實我哋用咗至少一年時間嚟開發,概念本身源自中式傳統小櫈 ,傳統嘢能夠成為經典,當然好有參考價值,然後我們希望賦予新character,加上可連接的螺絲位,淨係個dummy都試咗幾款,而且數量太少,好多廠都唔肯做,最終搵到一間,但幾十張櫈仔加起嚟成本都好貴。到批貨做好啦,最難忘就係四圍搵地方賣,大brand都好難傾,最後有幾間小店肯攞嚟賣,總算將批貨散得七七八八。」Eqqus說。雖然賣出的櫈仔最後只算勉強回本,開發的時間和心力等無形成本是回不了,但箇中的經驗卻是獲益良多,更意想不到是後來這小板櫈引來了一趟戰戰兢兢的巴黎之旅。


花都參展不失禮

「有一日收到封巴黎send過嚟嘅email,話喺一個blog到見到我哋設計嗰張櫈仔,問我哋有無興趣參展,初時半信半疑,後來似乎係堅嘅,但運費機票呀嗰啲要自己出,諗咗陣最後都係籌旗去,不過因為之前曾經試過寄嘢出事,所以今次專登買咗個大篋,自己將參展作品攞過去。」Eqqus和伙伴們商討過後,由於該次名為「Meet My Project」的展覽,屬於巴黎設計周期間的活動,實屬難得機會;最後立即趕工,把另一設計交到工場的師傅手上,創作出一張名為Bracket Chair的木椅,連同兩張Boltie Bench遠赴花都參展。


「嗰次最難忘嘅有幾樣,首先自己會懷疑件作品會唔會失禮,第二係今次因為無香港嘅機構協助,好多嘢要自己安排,但英文喺巴黎又唔算完全溝通到;好彩最後展覽開始咗,比較其他展品,原來我哋水準都唔差,更係全場唯一嘅亞洲參展單位,都有啲成功感。不過有少少嘆息嘅係有唔少歐洲觀眾連香港喺邊都唔知,以為Hong Kong係Japan或Singapore嘅地方,而且返到香港會覺得,去過參展咁又點呢?其實香港普遍無咩人會關心設計嘅嘢……」


Lego與搭棚=互相扶持

話雖如此,每趟到外地參展,總會刺激起他們不少靈感,例如早於巴黎之旅前,The Cave被香港設計大使選上,成為往丹麥交流的成員之一,使Eqqus和拍檔想到了一種系統的設計﹕「當時參觀唔同嘅設計公司,都有盤Lego,因為Lego千變萬化同埋可向唔同方向建構,好適合即時表達靈感,而香港嘅搭棚方式其實都有類似嘅一種系統喺裏面。」難怪他們近年的設計,都帶有木條間隔的組合,橫直前後互相交疊的力量,不也是他們團隊成員互相支持的寫照?


後記﹕有伴,Yo!使乜驚呀

藝術和設計其中一項最大的分別,是前者往往是個人自我尋覓的修行,而後者卻可以是團隊的共同進退,看着The Cave他們在數年間的成績,最令筆者羨慕的,就是那種恍如球隊般的兄弟班精神,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互相砥礪、彼此扶持,無論在創作的路途上蝕了多少金錢、時間和汗水,賺到的經驗和友情絕對無價;何况機會往往是在無心插柳的情况下悄悄現身,只要憑着內心蠢蠢欲動的一團火去幹,便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前面,而且只要沿途有伴,更是何懼之有?

作者簡介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超過十年,活躍於不同類型展覽、跨界合作和項目策劃,亦積極擔任教育工作,近來透過不同平台,以文字分享所見所想。


http://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欄目簡介

英文「Touch Wood」,有驅散噩運的意思,有說和廣東話的「大吉利市」意思相近。無論如何,木頭和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由原始人鑽木取火,到用木搭建房屋,利用木筏渡河,製作家具,及至各種藝術設計等,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故此本欄目命名為「觸木 Touch Wood」,正希望把一些和木有關的人、事和地方,以至簡單的DIY創作和各位讀者分享。


受訪者資料

The Cave Creative Workshop

http://www.thecaveworkshop.com/

文 天仁

圖 天仁、The Cave Creative Workshop

編輯 沈可媛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