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胡定旭倡提委會設「反對機制」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3日 06:35
2014年05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首輪政改諮詢今日結束,多個團體、政黨最後衝刺遞交建議,其中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倡議提委會設「反對機制」,若有30%委員提出反對某特首參選人參選,並獲60%委員通過,該人便要退出參選。他指此機制不單是建制派,民主派也可以使用,「只要你能lobby(游說)到60%委員支持」。


較「不任命」好 「可在陽光下討論」

過去坊間討論普選方案時,提出不同的「守門」方法(見表),以安中央之心。例如有人提出中央可以透過「不任命」的權力,阻止非中央屬意人選出任特首。胡定旭稱,其方案較「不任命」的方案好,「大家可以在陽光底下討論」。被問及若出現2012年特首選舉時,候選人唐英年被揭僭建的情况,是否可以透過提委會的反對機制請走不適合的候選人,胡定旭稱是。


劉慧卿:太複雜 黃國健:有保留

胡稱,目前民主派、建制派「好像拉不埋」,是次希望拋磗引玉,讓大家討論這個「保險」方案。但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指建議過於複雜,認為選舉提名制度應維持「低門檻」。工聯會黃國健認為,《基本法》列明提委會按民主程序「產生」候選人,對提委會是否可設「反對」機制有保留。


倡留四大界別 個人票代公司票

胡定旭昨日向政府提交政改方案,建議1600人的提委會維持四大界別,分工商及金融界,專業界,勞工、社會及宗教界,以及政界。首三界別各300人,政界700人。政界包括全體立法會及民選區議會議員共501人,鄉議局26人,港區人大代表36人,全國政協委員137人。另外,「公司票」以「個人票」取代。


其方案亦提出,任何合資格人士只要獲得十分之一提名委員會委員提名,即可成為參選人;每名委員只能提名一人作為參選人。至於提名候選人方法,胡定旭提出兩個不同建議:


1)如有30%委員提出反對某參選人參選,而又獲得60%委員通過,該參選人必須退出。餘下參選人人數,如不超過3名,由提名委員會以單一議案通過,全部成為候選人。若餘下參選人超過候選人人數,則進行投票,每人一票,得票最高3人成為候選人;


或2)提名委員會投票,每人最多可投3票,不能將多於一票同時投予某一參選人。得票最高3人成為候選人。


最後,普選時得票最高、得票獲得50%以上候選人當選。若無候選人獲得50%以上選票,最低得票者退出,進行第二輪投票,得票高的候選人當選。


最快8月底推第二輪諮詢

首輪政改諮詢今日將結束,據了解,政府約需兩個月時間撰寫報告,計及向特首提交報告及等候人大常委會回覆,估計最快8月底、9月才會有第二輪政改諮詢提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