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母皆肥胖孩子冇得瘦?(5-8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30日 06:35
2014年04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7歲,讀小二。我和丈夫都較胖,年輕時努力減肥,成效不大,由於我們的上一代都胖,只好認定必然會胖。當然我們不想下一代這樣,但兒子現已接近80磅,明顯是個胖子。他日常飲食正常,我們不容許他吃薯片、飲汽水等(偶然會有),但仍然不能控制體重,無疑,他不太喜歡做運動。他正值成長期,總不能厲行節食,可以如何控制?聽說小朋友成長期中,有兩個關鍵時間,若控制不到脂肪細胞增長,往後注定要肥,他是否已錯失時機?


答:無可否認,父母肥胖,下一代有較大傾向會發胖,但不要忽視後天因素對小朋友體重的影響,所以家長應樂觀一點,別過早認定兒子注定要成為胖子。


集中於肌肉骨量增加

替小孩子作體重管理,需要有足夠的時間,目標令其身高增長的同時,體重僅輕微增加,讓身高、體重能朝正常的比例邁進,而身體組織的改變,集中於肌肉、骨量的增加,並非脂肪。運動是兒童體重管理的要點,對改變身體組織有幫助,包括促進肌肉、骨量增加,又能消減脂肪。通過恆常運動,有助鈣質儲存於骨骼,以助孩子增高。不過,想孩子樂於天天運動,勿強迫他做不喜歡的運動,既欠缺動力,他亦很易放棄,重點是由他自行選擇,無論游水、跑步,以至僅在公園跑跑跳跳都可以。


飲食方面,你的兒子是小學生,他的飲食可分為學校和家庭兩個層面。縱然孩子在家中的飲食控制得宜,背後可能是另一回事。家長平日應培養孩子對零食的自制力,否則他們不難在學校或街外買零食。培養自制力,包括在家減少購買零食或選購小包裝,日常吃零食前,和孩子商議吃的分量,慢慢養成適可而止的習慣。


吃適量穀類穩定情緒

對年幼的孩子,別讓其過度節食,他們會承受很大的抑壓感,且效果不會持久。日常應維持孩子有飽肚的感覺,包括多吃蔬菜,適量進食無油的穀類如米飯或粉麵,有助減低其吃零食的意欲,情緒亦會穩定一點。6至7歲無疑是兒童發胖的高峰期,但家長毋須灰心,只要採取上述的方法,體重還是可以控制好的,別讓肥胖問題帶入青少年期便可以了。


資料提供﹕註冊營養師劉立儀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