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李祖澤會長、甘煥騰主席、各位傳媒朋友、各位嘉賓:
我很高興今日能夠出席「2013年香港最佳新聞獎」的頒獎禮。
正如甘主席所說,今次是我繼去年之後,再次出席「香港最佳新聞獎」的頒獎禮。能夠有這麼榮幸的機會是因為特首休假,所以能夠以署理特首的身分出席。當我知道特首休假,我看看他的日程,發覺他中午有這項活動,其實我中午也有一個政改諮詢的活動在另一酒店的宴會廳,現正等候我出席。但我覺得一年一度的最佳新聞獎的頒獎禮必須有政府高層出席,表揚大家新聞界的努力,在這裏多謝大家。
我今早在網上翻看我去年在同一場合的發言。因為我的發言,新聞處稍後會以新聞公告來發布。發覺我去年的發言大部分都是即興的,並不是跟着稿來讀。但做了五個月的政改諮詢工作,我發覺做我們這個位置的人要特別謹言慎行,因為我的遣詞用字有時都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所以,今日盡量不脫稿。
香港報業歷史悠久,百多年來蓬勃發展,百家爭鳴,見證了香港社會一個世紀以來的歷史變遷。早年,手執一份報章便能知天下事,其後廣播業普及,新聞報道踏入了光影年代,及至直播新聞與即時新聞的出現,普羅市民更可以無時無刻地緊貼這些時事。時至今日,雖然資訊發達,網上媒體多不勝數,但是傳統報章仍然是不少市民最主要的新聞來源,不少報章更是歷史悠久的老品牌,這可說是業界多年來不斷努力提升專業水平,信守不偏不倚、求真求實的成果。
踏入數碼年代,新聞從業員的挑戰更大,在爭分奪秒的同時,更要秉持公正、客觀,力求報道正確無誤。據報道,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上星期會見以李祖澤先生為團長、成員包括香港報業公會的一個香港傳媒高層訪問團時,李副主席寄語香港傳媒要從國家和香港的整體利益出發,以客觀、公正、持平和理性的態度,引導社會抓住國家改革發展的新機遇,為維護一國兩制、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此外,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亦同樣會見代表團,他當時說,香港的記者很能夠吃苦,亦都很拼搏。他對於香港記者的敬業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各位同業今後繼續緊守崗位,以專業精神和操守做社會的喉舌,推動香港向前發展。
行政長官上周出席2014年亞洲出版大會開幕禮,提到基本法第27條列明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自由時表示,新聞自由是香港保持作為國際城市、富競爭力的商業及金融中心,以及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的重要基石。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維護新聞自由,施政亦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務求通過各種媒體,把政府信息傳遞給市民大眾。在座各位可說是特區政府多年來倚重的工作夥伴。我期待今後與各位同業加強合作,共同為香港市民服務。
在這裏,亦藉這個機會感謝在座各位傳媒朋友在過去接近五個月有關政改諮詢工作的報道,令到更多市民關心這個對於香港未來發展舉足輕重的議題。
「香港最佳新聞獎」是報業公會的年度盛事,旨在嘉許優秀的新聞從業員,以及提升業界的專業水平。我很高興見到今年的得獎報道,涉獵內容十分廣泛,既有與民生、金融經濟相關的報道,也有科學、文藝方面的專題。雖然一如往年我所說,有一些獲獎報道的題材和內容,或許會令到政府尷尬,但是無損我對於傳媒工作者努力的認同。在此,我恭賀獲獎的每一位新聞工作者及得獎報館,希望各位繼續努力,成就再上一層樓。
「香港報業公會」於1954年註冊成立,超過半個世紀以來,致力促進業界的合作及為會員謀福,推動香港報業發展不遺餘力,今年適逢是「香港報業公會」成立60周年,我藉此機會祝賀公會會務竿頭日進,並祝在座各位事事順遂、身體健康。
多謝大家。
(以上是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香港報業公會「2013年香港最佳新聞獎」頒獎典禮暨午餐會的致辭全文。)
李祖澤會長、甘煥騰主席、各位傳媒朋友、各位嘉賓:
我很高興今日能夠出席「2013年香港最佳新聞獎」的頒獎禮。
正如甘主席所說,今次是我繼去年之後,再次出席「香港最佳新聞獎」的頒獎禮。能夠有這麼榮幸的機會是因為特首休假,所以能夠以署理特首的身分出席。當我知道特首休假,我看看他的日程,發覺他中午有這項活動,其實我中午也有一個政改諮詢的活動在另一酒店的宴會廳,現正等候我出席。但我覺得一年一度的最佳新聞獎的頒獎禮必須有政府高層出席,表揚大家新聞界的努力,在這裏多謝大家。
我今早在網上翻看我去年在同一場合的發言。因為我的發言,新聞處稍後會以新聞公告來發布。發覺我去年的發言大部分都是即興的,並不是跟着稿來讀。但做了五個月的政改諮詢工作,我發覺做我們這個位置的人要特別謹言慎行,因為我的遣詞用字有時都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所以,今日盡量不脫稿。
香港報業歷史悠久,百多年來蓬勃發展,百家爭鳴,見證了香港社會一個世紀以來的歷史變遷。早年,手執一份報章便能知天下事,其後廣播業普及,新聞報道踏入了光影年代,及至直播新聞與即時新聞的出現,普羅市民更可以無時無刻地緊貼這些時事。時至今日,雖然資訊發達,網上媒體多不勝數,但是傳統報章仍然是不少市民最主要的新聞來源,不少報章更是歷史悠久的老品牌,這可說是業界多年來不斷努力提升專業水平,信守不偏不倚、求真求實的成果。
踏入數碼年代,新聞從業員的挑戰更大,在爭分奪秒的同時,更要秉持公正、客觀,力求報道正確無誤。據報道,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上星期會見以李祖澤先生為團長、成員包括香港報業公會的一個香港傳媒高層訪問團時,李副主席寄語香港傳媒要從國家和香港的整體利益出發,以客觀、公正、持平和理性的態度,引導社會抓住國家改革發展的新機遇,為維護一國兩制、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此外,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亦同樣會見代表團,他當時說,香港的記者很能夠吃苦,亦都很拼搏。他對於香港記者的敬業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各位同業今後繼續緊守崗位,以專業精神和操守做社會的喉舌,推動香港向前發展。
行政長官上周出席2014年亞洲出版大會開幕禮,提到基本法第27條列明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自由時表示,新聞自由是香港保持作為國際城市、富競爭力的商業及金融中心,以及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的重要基石。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維護新聞自由,施政亦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務求通過各種媒體,把政府信息傳遞給市民大眾。在座各位可說是特區政府多年來倚重的工作夥伴。我期待今後與各位同業加強合作,共同為香港市民服務。
在這裏,亦藉這個機會感謝在座各位傳媒朋友在過去接近五個月有關政改諮詢工作的報道,令到更多市民關心這個對於香港未來發展舉足輕重的議題。
「香港最佳新聞獎」是報業公會的年度盛事,旨在嘉許優秀的新聞從業員,以及提升業界的專業水平。我很高興見到今年的得獎報道,涉獵內容十分廣泛,既有與民生、金融經濟相關的報道,也有科學、文藝方面的專題。雖然一如往年我所說,有一些獲獎報道的題材和內容,或許會令到政府尷尬,但是無損我對於傳媒工作者努力的認同。在此,我恭賀獲獎的每一位新聞工作者及得獎報館,希望各位繼續努力,成就再上一層樓。
「香港報業公會」於1954年註冊成立,超過半個世紀以來,致力促進業界的合作及為會員謀福,推動香港報業發展不遺餘力,今年適逢是「香港報業公會」成立60周年,我藉此機會祝賀公會會務竿頭日進,並祝在座各位事事順遂、身體健康。
多謝大家。
(以上是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香港報業公會「2013年香港最佳新聞獎」頒獎典禮暨午餐會的致辭全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