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五港股急挫339點,分析多歸咎於烏克蘭與俄羅斯局勢劍拔弩張,隨時爆發軍事衝擊。烏東局勢發展確實令人擔憂,但最接近該區的歐洲股市不怎麼樣,反而相距十萬八千里的港、台、韓3市卻急挫,若說地緣政治影響,美國將釣魚島納入美日安保條約適用範圍似乎更合理,外資看不清中國經濟前景和金融風險,趁國際局勢出現變數時流走則更具說服力。江宗仁
環球金融市場一直對烏克蘭局勢不太擔心,始終歐美仍將注意力集中在經濟復蘇身上,俄羅斯自身經濟疲弱,持續制裁和局勢緊張已經阻礙發債,加上已奪取克里米亞半島,雙方應息事寧人。但烏克蘭東部持續有親俄分子「搞事」,俄方警告鎮壓將引發內戰,烏克蘭卻突然硬起來無視警告,俄方舉行軍演作還擊,局勢急轉直下。
對歐洲而言,若跟俄決裂,能源供應一旦受阻,經濟必受拖累,對於已處通縮邊緣的歐元區,隨時是最後一根稻草。對俄羅斯來說,輸歐天然氣相當於俄GDP的10%,雙方衝突對經濟會造成致命的打擊,為了爭奪烏克蘭的控制權,最終只會雙輸,並不值得。但當前最大的變數來自美國。烏克蘭局勢惡化,既有俄羅斯得寸進尺,亦有美國撐腰烏克蘭搞局。歐洲央行一旦啟動無上限量寬,歐元兌美元勢跌,更多資金亦會流向歐債和股市,不利美國出口,債息亦可能急升,若借烏克蘭問題在東歐製造事端引發避險,對美國百利而無一害。
國際局勢現變數 外資趁機流走
當然,除非世界大戰,否則軍事衝突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不會持久,跌市亦多屬自身問題。事實上,港股下跌多時,即使不計上周五跌市,亦早已回到4月初水平,國指跌至3月下旬,上證指更見1個月低位。上周五的特點是全面撤離,全市74%的股份下跌;海螺(0914)首季純利增長1.5倍,先升3.8%收市跌4%,金沙(1928)首季純利增66%達7.52億美元,股價亦要跌3.2%;公用股兩電一煤齊齊跌逾2%。這種跌勢,成交金額卻只有577億元,說明現水平承接力一般。
港股估值低殘 下半年多回升
本周開始踏入凶險的5月份,暫時看,「五窮」的機會不少,但近年這亦是全年最佳的入市時機。事實上,港股這幾年被中資股拖累,估值動彈不得,上升乏力,但估值同樣低殘,每次好像爆發大規模經濟、金融危機時被拋售後,終於虛驚一場,其後能出現頗快及頗大幅度的回升。
瑞信亦指出,過去4年,有3次下半年出現逾12%的升幅,成功捕捉回報亦相當豐厚。但瑞信亦強調,今年與往年有4點分別,包括MSCI亞洲(日本以外)指數的市帳率為1.55倍,是過去5年來最低;世界指數的市帳率亦達MSCI亞洲(日本以外)指數的1.48倍,差距是5年來最大;宏觀數據較往年更早見底;淨外資購買是過去5年來第2少。筆者則認為,最大的分別是跌得更早亦彈得更早,同時新領導人的政策取向,以及內地政治角力的結果尚未明朗,才是最大的分別。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環球金融市場一直對烏克蘭局勢不太擔心,始終歐美仍將注意力集中在經濟復蘇身上,俄羅斯自身經濟疲弱,持續制裁和局勢緊張已經阻礙發債,加上已奪取克里米亞半島,雙方應息事寧人。但烏克蘭東部持續有親俄分子「搞事」,俄方警告鎮壓將引發內戰,烏克蘭卻突然硬起來無視警告,俄方舉行軍演作還擊,局勢急轉直下。
對歐洲而言,若跟俄決裂,能源供應一旦受阻,經濟必受拖累,對於已處通縮邊緣的歐元區,隨時是最後一根稻草。對俄羅斯來說,輸歐天然氣相當於俄GDP的10%,雙方衝突對經濟會造成致命的打擊,為了爭奪烏克蘭的控制權,最終只會雙輸,並不值得。但當前最大的變數來自美國。烏克蘭局勢惡化,既有俄羅斯得寸進尺,亦有美國撐腰烏克蘭搞局。歐洲央行一旦啟動無上限量寬,歐元兌美元勢跌,更多資金亦會流向歐債和股市,不利美國出口,債息亦可能急升,若借烏克蘭問題在東歐製造事端引發避險,對美國百利而無一害。
國際局勢現變數 外資趁機流走
當然,除非世界大戰,否則軍事衝突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不會持久,跌市亦多屬自身問題。事實上,港股下跌多時,即使不計上周五跌市,亦早已回到4月初水平,國指跌至3月下旬,上證指更見1個月低位。上周五的特點是全面撤離,全市74%的股份下跌;海螺(0914)首季純利增長1.5倍,先升3.8%收市跌4%,金沙(1928)首季純利增66%達7.52億美元,股價亦要跌3.2%;公用股兩電一煤齊齊跌逾2%。這種跌勢,成交金額卻只有577億元,說明現水平承接力一般。
港股估值低殘 下半年多回升
本周開始踏入凶險的5月份,暫時看,「五窮」的機會不少,但近年這亦是全年最佳的入市時機。事實上,港股這幾年被中資股拖累,估值動彈不得,上升乏力,但估值同樣低殘,每次好像爆發大規模經濟、金融危機時被拋售後,終於虛驚一場,其後能出現頗快及頗大幅度的回升。
瑞信亦指出,過去4年,有3次下半年出現逾12%的升幅,成功捕捉回報亦相當豐厚。但瑞信亦強調,今年與往年有4點分別,包括MSCI亞洲(日本以外)指數的市帳率為1.55倍,是過去5年來最低;世界指數的市帳率亦達MSCI亞洲(日本以外)指數的1.48倍,差距是5年來最大;宏觀數據較往年更早見底;淨外資購買是過去5年來第2少。筆者則認為,最大的分別是跌得更早亦彈得更早,同時新領導人的政策取向,以及內地政治角力的結果尚未明朗,才是最大的分別。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