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樓指期貨可對冲樓價下跌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28日 06:35
2014年04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1991年,筆者撰文建議當時的香港期貨交易所引入香港樓價指數期貨(HKCER Letters, Vol. 11, November 1991 http://www.hkcer.hku.hk/Letters/v11/rho.htm)。


周文耀掌港交所(0388)時,又向他和他的同事提出同一建議,可惜建議一直未被重視。近期李小加積極拓展期貨產品,我懇切希望他會認真考慮建議。


對於熟悉恒生指數期貨的人而言,樓價指數期貨運作十分簡單,恒生指數期貨每點子值50元;小期每點子值10元。如果兩萬點時買入一張合約,在合約期內上升了1000點沽出,揸大期的賺5萬元;揸小期的賺1萬元。如果兩萬點時沽出一張合約,在合約期內指數升了1000點才平倉,揸大期的賠5萬元;揸小期的賠1萬元。樓價指數期貨運作模式完全相同。假若樓價指數為1000,每點值1000元。樓價升1%即10點——揸長倉看升的賺1萬元;揸短倉看跌的賠1萬元。當然,合約期內期指可以「升水」,也可「貼水」,反映市場的情緒變化。


將投機者引離實貨樓市

引入樓價指數期貨不是純粹增加一種可對賭的工具,而是對社會有很多好處。


首先,它可把投機者引離實貨樓市,把實貨樓留給用家。


其次,實貨樓供應不可短期增加,但期貨供應可以源源不絕。當然如果市場氣氛好,揸長倉的人多,揸短倉的人少,就會出現升水的情况,但這正好會吸引投機者趁大幅高水沽貨,這就減低樓市過熱的機會。


此外,眼見樓價期貨升水的自置物業業主可以沽出期貨對冲樓市回跌的風險,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好處。要不然,懼怕樓市下滑的自住業主可能要賣樓轉租或擔驚受怕。相反,樓價期貨可多沽少沽悉隨尊便。


多地已推行 港應大膽創新

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已有樓價指數期貨供買賣,指數採用Case-Shiller 的全美大城市樓價指數(S&P/Case-Shiller Home Price Index),每點值250美元;此外還有十個主要城市的樓價指數期貨。這種期貨出現還是近十年的事。何解我們常談創新,卻又不敢創新?


據筆者了解,香港期貨交易所時期有說當時既已有恒指地產分類指數期貨,另設樓價指數期貨被視為多此一舉。另一考慮是成交量沒保證,一旦成交量不足可能港交所要賠本。我想﹕凡創新的事情都難有保證,如果概念良佳,又有社會功能,為何不試?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 研究中心主任

[何濼生 濼觀天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