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已故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祿二世封聖,是史上首次兩位教宗同時封聖。現任教宗方濟各此決定,分析相信是為免教廷因意識形態而分裂,故同時為兩位分屬教廷內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前教宗封聖,以團結教廷內部。
方濟各如若望二十三世「倒模」
方濟各本人被視為若望二十三世的「倒模」,後者是戰後首位被視為自由派的教宗,召開具重大改革意義的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儘管他在第一次會期後便逝世,但會議為後來廢除以拉丁文頌聖詩、採取現代音樂等改變舊有教廷思維的做法奠定基礎。
若望保祿二世則屬保守派,儘管他捍衛許多大公會議改革決定,但將焦點轉向建立更中央集權的教廷,並大力反對偏離教廷正統的神學家和性自由。他帶起保守派轉向在本篤十六世上台後加強,更將當初因反對大公會議改革而被若望二十三世開除教籍的極端傳統主義者重新招入教會。
英國雷丁大學教廷歷史專家里斯特(Rebecca Rist)形容,教廷今次同時將兩人封聖,是希望「團結天主教內部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美國耶穌會的教廷事務專家里斯(Thomas Reese)則稱讚方濟各此舉「聰明」,他說:「當這是其中一個派系試圖推舉其喜愛的教宗,作為後世教宗的楷模時,為教宗封聖在天主教會有可能造成政治分裂……由於人們是如此不同,教廷不可以只為其中一個楷模封聖。」
專家讚聰明 「不可能只尊一方」
不過梵蒂岡發言人隆巴迪神父(Federico Lombardi)試圖淡化這種劃分,形容對若望二十三世、若望保祿二世以至方濟各本人來說,「信仰皆是從至為簡樸之中誕生和存在」。
無論如何,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962至1965年)踏入50周年期間舉行這次破天荒的同時封聖,都會給方濟各機會,透過其招牌直接接觸信眾來慶祝教廷開放的轉捩點。方濟各去年上任後予人開明形象,但實際改革進度比教廷批評者期待為慢。教廷觀察家佛朗哥(Massimo Franco)直言,方濟各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在任何衝擊權威和重拾本篤時期丟失的信譽方面,「卻是強大、激進和令人驚訝的答案」。
方濟各如若望二十三世「倒模」
方濟各本人被視為若望二十三世的「倒模」,後者是戰後首位被視為自由派的教宗,召開具重大改革意義的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儘管他在第一次會期後便逝世,但會議為後來廢除以拉丁文頌聖詩、採取現代音樂等改變舊有教廷思維的做法奠定基礎。
若望保祿二世則屬保守派,儘管他捍衛許多大公會議改革決定,但將焦點轉向建立更中央集權的教廷,並大力反對偏離教廷正統的神學家和性自由。他帶起保守派轉向在本篤十六世上台後加強,更將當初因反對大公會議改革而被若望二十三世開除教籍的極端傳統主義者重新招入教會。
英國雷丁大學教廷歷史專家里斯特(Rebecca Rist)形容,教廷今次同時將兩人封聖,是希望「團結天主教內部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美國耶穌會的教廷事務專家里斯(Thomas Reese)則稱讚方濟各此舉「聰明」,他說:「當這是其中一個派系試圖推舉其喜愛的教宗,作為後世教宗的楷模時,為教宗封聖在天主教會有可能造成政治分裂……由於人們是如此不同,教廷不可以只為其中一個楷模封聖。」
專家讚聰明 「不可能只尊一方」
不過梵蒂岡發言人隆巴迪神父(Federico Lombardi)試圖淡化這種劃分,形容對若望二十三世、若望保祿二世以至方濟各本人來說,「信仰皆是從至為簡樸之中誕生和存在」。
無論如何,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962至1965年)踏入50周年期間舉行這次破天荒的同時封聖,都會給方濟各機會,透過其招牌直接接觸信眾來慶祝教廷開放的轉捩點。方濟各去年上任後予人開明形象,但實際改革進度比教廷批評者期待為慢。教廷觀察家佛朗哥(Massimo Franco)直言,方濟各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在任何衝擊權威和重拾本篤時期丟失的信譽方面,「卻是強大、激進和令人驚訝的答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