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滬港通」熱潮只維持兩天便退潮,很多熱炒股已跌回大部分升幅。因為實際由內地南下「新錢」不會太多,有實力投資港股的內地投資者早在港開戶,資金少的投資者又被拒於滬港通名單外。至於機構投資者更早已有QDII渠道。另一個原因是這次是「互通」,非如2007年傳聞「單邊南下」,因此資金有替代效應(Cannibalization),即內地原投資滬股的錢或會轉到投資港股,但本港原本投資港股的錢亦會轉投滬股。
短期利好被誇大
今次滬港通是否又「得啖笑」呢?咁又未必!上述分析坊間已有,筆者開這個題目當然有一些特別觀點。依筆者推論,這次滬港通的真正目的或是為了將A股納入MSCI指數鋪路。
話說現時「中國股票」只包含港股(及美國預託證券),A股由於一直存在流通及匯率的問題一直為未被納入。現在的情况是,儘管中國的GDP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但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比重卻遠低於日本,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為A股仍未被納入。筆者舉一個例子讀者便可量化這個影響有多大。工行(1398)有多達75%的股份屬A股,所以如果A股被納入為MSCI的「中國股票」定義,讀者可以想像整個「中國股票」於MSCI的比重的增量會有多大。
留意MSCI上月發了啟動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諮詢,並將於今年6月的年度市場分類審議中作出最終決定。「巧合地」滬港通於一個月後公布並預期於半年後實施。而又「巧合地」如諮詢獲通過,MSCI有望於2015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中開始執行,即約滬港通實施約半年後。讀者看到這幾個時間的順序嗎?
下回再談實際上對市場的影響。
gubiao388@gmail.com
逢周一、二、三、五刊出
[股飈 飈升股部落]
短期利好被誇大
今次滬港通是否又「得啖笑」呢?咁又未必!上述分析坊間已有,筆者開這個題目當然有一些特別觀點。依筆者推論,這次滬港通的真正目的或是為了將A股納入MSCI指數鋪路。
話說現時「中國股票」只包含港股(及美國預託證券),A股由於一直存在流通及匯率的問題一直為未被納入。現在的情况是,儘管中國的GDP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但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比重卻遠低於日本,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為A股仍未被納入。筆者舉一個例子讀者便可量化這個影響有多大。工行(1398)有多達75%的股份屬A股,所以如果A股被納入為MSCI的「中國股票」定義,讀者可以想像整個「中國股票」於MSCI的比重的增量會有多大。
留意MSCI上月發了啟動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諮詢,並將於今年6月的年度市場分類審議中作出最終決定。「巧合地」滬港通於一個月後公布並預期於半年後實施。而又「巧合地」如諮詢獲通過,MSCI有望於2015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中開始執行,即約滬港通實施約半年後。讀者看到這幾個時間的順序嗎?
下回再談實際上對市場的影響。
gubiao388@gmail.com
逢周一、二、三、五刊出
[股飈 飈升股部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