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馬尼拉市長埃斯特拉達與菲律賓內閣部長、警察首長等人訪港,處理4年前發生的人質慘劇,從各方透露的信息看來,今次菲方顯現了解決事件的傾向,若不再上演反口覆舌鬧劇,事件很可能有突破發展。至於本港看待解決的安排,首要尊重死難者家屬的意願和選擇,社會上其他要求不應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們認為只要菲方實質道歉並作出合理賠償,家屬應該考慮接受安排,放下慘劇,重過新生活。
人質事件解決關鍵
端視菲國是否道歉
人質慘劇奪去8條無辜性命,港府和中央一直敦促菲方妥善處理,但是在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堅拒絕道歉之下,事件並無進展。去年10月,特首梁振英借在峇里出席亞太經合會議(APEC)的機會,與阿基諾三世會晤,開啟了菲國與港府談判解決事件的互動。不過,談判並未打破僵局,主要是菲方對道歉字眼不斷耍手段,最初只肯用sorrow(悲傷),連慘劇發生後菲政府一直用的deep regret(深切遺憾)的規格也不如,死難者家屬要求用道歉(apology)字眼,菲國一度寧願談判破裂,也不肯接受。
埃斯特拉達今次來港,作為馬尼拉市長,獲得授權,代表市政府道歉,應無問題,但是家屬期望得到國家級別道歉的要求,埃斯特拉達滿足不了。兩個月前,梁振英在一次出席行政會議前澄清人質事件,表示死難者家屬和傷者並非要求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為槍手門多薩的個人犯罪行為道歉,而是要求就菲律賓官員在營救行動中的失誤道歉。這個宣示,從今次菲國來港官員的陣容看來,僵局可能因而打開。
除了埃斯特拉達,來港菲國官員還有內閣部長Jose Almendras和警察首長,其中Jose Almendras是阿基諾三世的親信,有消息指他此番代表總統而來,若屬實,由他參與致歉,就是有國家性質的行為;至於警察首長來港,因為導致人質大量傷亡,與警察表現失誤有關,由警察首長向家屬和傷者致歉,也是恰當安排。
從人事布局看來,今次菲國大有畢其功於一役的考慮,問題是即使人選適當,若菲國仍然不肯滿足死難者家屬的道歉要求,相信此行仍屬徒然。問題關鍵在於家屬要求道歉,是否過分。慘劇除了導致8人死亡,有傷者終其一生都要倚賴治療,而菲警裝備不足,執勤警員顢頇無能,事後調查證實指揮官員失職,而拘捕槍手門多薩的弟弟,導致門多薩失控殺人,成為慘劇導火線,也是指揮官員的責任,種種事態使人憤怒。所以,慘劇並非純屬意外事故,而是夾雜大量人為因素的結果,死者家屬與倖存者要求一個道歉,絕不過分,菲國不肯道歉,論情按理都站不住腳。
過去,菲國官員與港府接觸過程中,曾經在最後一刻變卦,不肯用道歉(apology)字眼,今次菲國欲徹底解決事件,就要破除心魔,拿出誠意來道歉。另外,還要注意阿基諾三世的舉動,這位總統先生思維跳躍,經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演,設若菲國官員與港府達成協議,家屬也接受了,但是阿基諾三世卻隔海有另一番說詞,例如不承認道歉之類等,屆時會否破局,港府也需要沙盤推演,有所準備。
家屬意願和選擇
社會應認同尊重
死難者家屬提出4項訴求,其中懲處涉事官員及改善旅客安全,菲方並無異議,家屬壓倒一切期望得到的是道歉,事實上,事件延宕近4年,家屬喪失親人之後,歷經折磨,想必也感到疲累,若得到合理安排,放下事件,重過新生活,對家屬而言未嘗不是恰當選擇。
去年5 月,台灣漁民洪石成被菲國軍人射殺,台灣當局在群情洶湧下,接連推出兩波制裁,加上擴大海空聯合軍演、中斷城市交流等強硬做法,逼使菲國正視事態,導致阿基諾三世派特使到台灣表達「深切遺憾及道歉」(deep regret and apology)。有意見認為港府不夠強硬,迄今只是暫停菲律賓外交或公務護照持有人14天免簽證訪港安排,要求港府採取更強硬制裁措施,爭取起碼類如台灣得到的道歉規格。
站在道德高地,當然可以提出高規格要求,不過,香港不可能出動軍事力量示威,若以禁止菲傭來港為籌碼,反過來會影響本港的家庭,可見制裁措施若罔顧現實,可能會弄巧反拙,因此,若菲國有市長層面、國家官員級別的道歉,加上合理賠償,我們認為家屬應該接受安排。當然,一切以家屬的意願為前提,若家屬接受安排,整體社會都應予尊重。現在,菲國和家屬是否可以都放下此事,包括港菲關係回復正常,就看菲國會否拿出誠意解決問題了。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人質事件解決關鍵
端視菲國是否道歉
人質慘劇奪去8條無辜性命,港府和中央一直敦促菲方妥善處理,但是在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堅拒絕道歉之下,事件並無進展。去年10月,特首梁振英借在峇里出席亞太經合會議(APEC)的機會,與阿基諾三世會晤,開啟了菲國與港府談判解決事件的互動。不過,談判並未打破僵局,主要是菲方對道歉字眼不斷耍手段,最初只肯用sorrow(悲傷),連慘劇發生後菲政府一直用的deep regret(深切遺憾)的規格也不如,死難者家屬要求用道歉(apology)字眼,菲國一度寧願談判破裂,也不肯接受。
埃斯特拉達今次來港,作為馬尼拉市長,獲得授權,代表市政府道歉,應無問題,但是家屬期望得到國家級別道歉的要求,埃斯特拉達滿足不了。兩個月前,梁振英在一次出席行政會議前澄清人質事件,表示死難者家屬和傷者並非要求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為槍手門多薩的個人犯罪行為道歉,而是要求就菲律賓官員在營救行動中的失誤道歉。這個宣示,從今次菲國來港官員的陣容看來,僵局可能因而打開。
除了埃斯特拉達,來港菲國官員還有內閣部長Jose Almendras和警察首長,其中Jose Almendras是阿基諾三世的親信,有消息指他此番代表總統而來,若屬實,由他參與致歉,就是有國家性質的行為;至於警察首長來港,因為導致人質大量傷亡,與警察表現失誤有關,由警察首長向家屬和傷者致歉,也是恰當安排。
從人事布局看來,今次菲國大有畢其功於一役的考慮,問題是即使人選適當,若菲國仍然不肯滿足死難者家屬的道歉要求,相信此行仍屬徒然。問題關鍵在於家屬要求道歉,是否過分。慘劇除了導致8人死亡,有傷者終其一生都要倚賴治療,而菲警裝備不足,執勤警員顢頇無能,事後調查證實指揮官員失職,而拘捕槍手門多薩的弟弟,導致門多薩失控殺人,成為慘劇導火線,也是指揮官員的責任,種種事態使人憤怒。所以,慘劇並非純屬意外事故,而是夾雜大量人為因素的結果,死者家屬與倖存者要求一個道歉,絕不過分,菲國不肯道歉,論情按理都站不住腳。
過去,菲國官員與港府接觸過程中,曾經在最後一刻變卦,不肯用道歉(apology)字眼,今次菲國欲徹底解決事件,就要破除心魔,拿出誠意來道歉。另外,還要注意阿基諾三世的舉動,這位總統先生思維跳躍,經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演,設若菲國官員與港府達成協議,家屬也接受了,但是阿基諾三世卻隔海有另一番說詞,例如不承認道歉之類等,屆時會否破局,港府也需要沙盤推演,有所準備。
家屬意願和選擇
社會應認同尊重
死難者家屬提出4項訴求,其中懲處涉事官員及改善旅客安全,菲方並無異議,家屬壓倒一切期望得到的是道歉,事實上,事件延宕近4年,家屬喪失親人之後,歷經折磨,想必也感到疲累,若得到合理安排,放下事件,重過新生活,對家屬而言未嘗不是恰當選擇。
去年5 月,台灣漁民洪石成被菲國軍人射殺,台灣當局在群情洶湧下,接連推出兩波制裁,加上擴大海空聯合軍演、中斷城市交流等強硬做法,逼使菲國正視事態,導致阿基諾三世派特使到台灣表達「深切遺憾及道歉」(deep regret and apology)。有意見認為港府不夠強硬,迄今只是暫停菲律賓外交或公務護照持有人14天免簽證訪港安排,要求港府採取更強硬制裁措施,爭取起碼類如台灣得到的道歉規格。
站在道德高地,當然可以提出高規格要求,不過,香港不可能出動軍事力量示威,若以禁止菲傭來港為籌碼,反過來會影響本港的家庭,可見制裁措施若罔顧現實,可能會弄巧反拙,因此,若菲國有市長層面、國家官員級別的道歉,加上合理賠償,我們認為家屬應該接受安排。當然,一切以家屬的意願為前提,若家屬接受安排,整體社會都應予尊重。現在,菲國和家屬是否可以都放下此事,包括港菲關係回復正常,就看菲國會否拿出誠意解決問題了。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