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拉丁美洲既不想──無論是何原因──成為缺乏個人意志的馬前卒,亦不會一廂情願以為本身的獨立訴求和創新應該成為西方嚮往所在。」馬奎斯1982年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時,發表題為《拉丁美洲的孤寂》演說,當中他對歐美等(前)殖民勢力的批判,完全反映其著稱的左翼政治立場。
「慘况衍生創造力及孤寂」
馬奎斯指出,在智利詩聖聶魯達1971年贏得諾獎以後,拉丁美洲「未有片刻安寧」,計有「具原創性的總統」(指在皮諾切特政變中喪生的智利總統阿連德)獨力在着火的官邸中與整支軍隊作戰而亡,區內足足有5場戰爭和17場軍事政變,造就殘忍的獨裁者上台,令20萬成年男女喪生,以及2000萬拉美兒童在1歲前夭折,甚至比1970年後的歐洲出生人數還要多。他形容拉美的慘况激發出無從滿足的創造力,原因是根本沒法以既有手段令自己的生活可信,這卻正是「我們孤寂的癥結」。
馬奎斯的左傾立場,可以從他對上述智利政變的堅定反對,和古巴前領袖卡斯特羅的親密關係可見。他在智利政變發生後一度聲言自己會暫停寫作,直至皮諾切特倒台,只是後來食言,但他另外撰寫講述真人真事的作品《智利秘密行動》,該書描述一名製片人如何偽造身分返回皮諾切特治下的智利,將獨裁證據拍攝下來,並幾乎被特工發現前驚險逃亡,令皮氏暴虐的血證紀錄片曝光。智利軍政府震怒,下令焚燒國內1.5萬本《智利秘密行動》。
與卡斯特羅交情深厚
至於馬奎斯與卡斯特羅的淵源,可追溯至1959年古巴共產黨政變成功,馬奎斯收到消息後飛往哈瓦那,在哲古華拉有份創立的「拉美通訊社」(Prensa Latina)任職,不久與卡斯特羅首度見面,此後逐漸建立極為友好的關係,卡斯特羅甚至會經常拜訪馬奎斯在哈瓦那的居所徹夜長談。馬奎斯死訊傳出後,卡斯特羅弟弟勞爾立即代表古巴向其妻致哀。不過馬奎斯已經絕交的舊友、另一諾獎得主略薩則批評他對古巴荼毒異見人士熟視無睹,甚至嘲稱對方是「卡斯特羅的禁臠作家」。
(綜合報道)
「慘况衍生創造力及孤寂」
馬奎斯指出,在智利詩聖聶魯達1971年贏得諾獎以後,拉丁美洲「未有片刻安寧」,計有「具原創性的總統」(指在皮諾切特政變中喪生的智利總統阿連德)獨力在着火的官邸中與整支軍隊作戰而亡,區內足足有5場戰爭和17場軍事政變,造就殘忍的獨裁者上台,令20萬成年男女喪生,以及2000萬拉美兒童在1歲前夭折,甚至比1970年後的歐洲出生人數還要多。他形容拉美的慘况激發出無從滿足的創造力,原因是根本沒法以既有手段令自己的生活可信,這卻正是「我們孤寂的癥結」。
馬奎斯的左傾立場,可以從他對上述智利政變的堅定反對,和古巴前領袖卡斯特羅的親密關係可見。他在智利政變發生後一度聲言自己會暫停寫作,直至皮諾切特倒台,只是後來食言,但他另外撰寫講述真人真事的作品《智利秘密行動》,該書描述一名製片人如何偽造身分返回皮諾切特治下的智利,將獨裁證據拍攝下來,並幾乎被特工發現前驚險逃亡,令皮氏暴虐的血證紀錄片曝光。智利軍政府震怒,下令焚燒國內1.5萬本《智利秘密行動》。
與卡斯特羅交情深厚
至於馬奎斯與卡斯特羅的淵源,可追溯至1959年古巴共產黨政變成功,馬奎斯收到消息後飛往哈瓦那,在哲古華拉有份創立的「拉美通訊社」(Prensa Latina)任職,不久與卡斯特羅首度見面,此後逐漸建立極為友好的關係,卡斯特羅甚至會經常拜訪馬奎斯在哈瓦那的居所徹夜長談。馬奎斯死訊傳出後,卡斯特羅弟弟勞爾立即代表古巴向其妻致哀。不過馬奎斯已經絕交的舊友、另一諾獎得主略薩則批評他對古巴荼毒異見人士熟視無睹,甚至嘲稱對方是「卡斯特羅的禁臠作家」。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