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們從小已被教導要好好預防蛀牙。但原來除了蛀牙,家長和孩子們還要加倍留意「牙酸蝕」的問題。早前一項調查發現,本港600名12歲小學生中,有多達四分之三人出現早期牙酸蝕的徵狀。專家表示要預防牙酸蝕,早晚刷牙還不夠,還要從飲食習慣及方法入手。
早前,香港大學牙醫學院進行有關牙酸蝕(Dental acid erosion)的研究,發現受訪兒童中有四分之三出現早期牙酸蝕徵狀。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社區及家庭牙醫臨牀副教授朱振雄醫生,是參與是次研究的專家之一,他指香港家長較少關注孩子牙酸蝕問題,但研究發現本港牙酸蝕問題整體較中國南部嚴重,不容忽視。
飲汽水果汁引致
究竟什麼是牙酸蝕?朱振雄解釋,牙齒最表面有一層琺瑯質,可保護牙齒;琺瑯質之下是象牙質,包圍着含有血管、神經、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的牙髓。琺瑯質雖然是身體最堅硬的物質,但食物及飲品裏的酸性物質有機會令它軟化,導致耗損及流失。「不論成人或兒童,經常進食飲用酸性食物及飲料,例如乳酸、汽水、能量飲品,又或是果汁、醃製食物、柑橘類水果,甚至是維他命C、鐵補充劑的藥物,都會侵蝕牙齒表面的物質,導致牙酸蝕。」此外,磨牙、過度用力刷牙、頻繁地嘔吐、胃酸倒流,同樣可損害琺瑯質。
香港兒童的牙酸蝕問題,研究人員相信跟他們常飲帶甜、酸的飲料有關,包括汽水、果汁及維他命C飲品。研究顯示,每兩日最少飲一次果汁的兒童,牙酸蝕問題普遍比少飲果汁的兒童嚴重。
朱振雄表示,牙酸蝕會減低咀嚼能力,牙齒亦會變黃、變短而影響容貌。一般而言,家長可憑肉眼察覺孩子的牙齒是否變薄,而定期接受牙齒檢查,牙醫亦可察覺他們是否患有牙酸蝕。
初期徵狀:敏感變黃變短
初期徵狀
■ 變黃——牙齒變黃及色澤呈半透明狀。因為琺瑯質是白色,當它愈來愈薄時,顏色偏黃的內層象牙質便會暴露更多
■ 敏感——當保護牙齒的琺瑯質愈來愈少,會令較軟、較敏惑的象牙質暴露出來,使患者進食冷熱、甜酸食物時,甚至刷牙時,都會出現輕微痹痛的感覺
■ 變短、變圓——琺瑯質被侵蝕,牙齒會變短,邊緣變得圓滑
嚴重徵狀
■ 牙齒出現細小裂縫,甚至崩裂,表面粗糙不平
■ 牙髓暴露出來、牙齒脫落
防敏牙膏勿亂用
雖然是次研究只針對12歲兒童,但朱振雄提醒,其他年齡的孩子也應及早關注牙酸蝕的問題,從小建立良好的護齒習慣,因為乳齒一樣可出現牙酸蝕。他又說﹕「琺瑯質流失了便沒法復原。大家可留意飲食及刷牙習慣,以及使用含氟的牙膏來預防牙酸蝕。如牙酸蝕嚴重者,可以補牙作治療。」
另外,朱醫生提醒不論成人或兒童,在未有醫生建議下,不要自行使用防敏感牙膏,因為它們既沒有治療作用,還會令人在刷牙時減低敏感感覺,難以察覺病徵。
小模特兒﹕Christie Tong
文﹕顏紫燕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