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指出,歐美等復蘇勢頭增強,大幅降低全球經濟下滑的風險,估計今年環球經濟衰退的機會率僅0.1%,遠低於去年10月時的6%。IMF經濟學家形容美國的復蘇最強,正推動全球經濟。美國勞工部周二公布的2月勞動市場重點指出,美國人更願意辭職轉工,是就業市場復蘇的迹象。市場等待聯儲局凌晨公布上月議息會議紀錄,了解聯儲局主席耶倫披露完成退市後6個月加息的端倪,美股早段上升。
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稱,去年10月起開始穩固的復蘇,變得更強勁而廣泛,其中美國的復蘇最強,某程度正推動全球經濟。IMF預計,美國今年將增長2.8%。歐元區將恢復經濟動力,增長1.2%。日本將保持近期軌迹,增長1.4%。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則由去年的4.7%增至4.9%,預期全球整體增長3.6%,明年升至3.9%。
美國辭工轉工率上升
美國聯儲局早前放風可能提早加息,IMF稱利率上升的可能性,或影響市場的樂觀情緒。IMF上周才表示,環球經濟疲弱意味利率須長期保持低位。
IMF警告低通脹礙復蘇
聯儲局上月放棄失業率6.5%的加息門檻,改以工時、時薪、辭職率等勞動市場指標,為經濟及就業情况把脈。當工人對市場恢復信心,就更可能辭職轉工。勞工部周二公布的2月辭職數據顯示,美國今年1至2月辭職率升至1.7%,較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的1.3%歷史低位顯著回升,反映就業市場緩慢改善,但仍略低於2.1%的長期平均水平。其他有利數據包括2月職位空缺增至420萬個,是2008年1月以來最高,解僱率亦出現下降。職位競爭亦有所降溫,每個職位空缺平均有2.5個失業工人爭奪,是接近6年最低。
美國財長傑克盧(Jack Lew)昨稱,美國正帶領全球經濟復蘇,儘管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普羅大眾的財政仍未從金融海嘯中恢復。環球金融精英將於周五雲集華盛頓參加IMF的春季會議,傑克盧稱當務之急是與各國財長商討刺激經濟增長。
不過美國經濟轉強之際,IMF警告世界仍面臨「多年緩慢而欠佳的增長」,再次警告持續的低通脹會妨礙經濟復蘇,促歐洲央行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
布蘭查德稱,歐元區有再陷通縮的危機,警告歐元區實際利率偏高,可能令歐元升值。他又認為日本公共債務嚴重,現時的經濟增長不足以控制債務增長,須進行結構性改革推動增長。此外,新興市場的增長仍然較快,但增長會稍為放慢,警告個別脆弱經濟體的宏觀經濟弱點,可能招致投資者拋售資產,須審慎應對。
(綜合報道)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