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資股突破 上試三中後高位 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9日 06:35
2014年04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升219點,收報22,596點,成交金額738億元。中港股市大升,上證指曾突破2100點,但並無特別明顯的利好消息。全日走勢拾級而上,臨收市才見少許回吐。港匯最高升至7.7533,人民幣亦回升,MACD發出「牛熊」信號,有止跌回升的轉勢可能。中資股上周整固,昨日突破,成交配合,持續向上的機會高,短期主要變數在於烏克蘭局勢。


歐美股市隔晚下挫,但個別動力股如Facebook、Netflix等跌至重要支持位後回穩,騰訊(0700)入市回購亦起到穩定作用,港股開市表現已不太差;及後內地股市愈升愈有,港股亦跟隨起動,國指收市升1.6%。內地升市,傳媒多歸納出幾點,包括IPO連續8星期只出不進,紓緩新股分流資金壓力;中證監發出上市公司發行優先股信息披露準則,意味好事近,同時亦將出台強化投資者回報舉措;基金持倉水平偏低;穩增長措施陸續到位等。


資金流新興市場 中資股最落後

上述的消息多數較「虛」,應不足以支持上證指大升近2%,背後動力,相信還是來自資金大轉向,由動力股回流傳統股份,由歐美逐漸轉向新興市場,而中資股表現又在新興市場中最落後(見圖),只有俄羅斯表現才更差。本欄已曾指出,歐美估值處於高位,上升阻力重重,反而新興市場盈利和估值同時處於低谷,下跌風險有限,一旦靠穩則重估空間巨大。由南非蘭特到巴西雷亞爾,已從近月低位反彈了10%,股市年初至今表現亦多數更勝歐美,這個資金轉向過程較筆者預計來得更快。


內地首季經濟並無起色,但重點是金融風險亦低於市場預期。總結內銀股業績以及管理層觀點:地方債經過重組、展期,加上地方政府坐擁不少資產,潛在風險已不大;經濟放緩令製造業、中小企、批發零售等領域受壓,但並未看到呆壞帳在企業貸款中層層傳遞的連環效應;2013年底止企業貸款佔總貸款餘額為63%,但去年新增貸款僅43%為企業貸款,重點已全面轉向零售及海外市場,企業去年早就感受到流動性壓力,問題某程度上已被曝光。因此,今年的呆壞帳仍會上升,但幅度溫和,各大行均安心維持35%的派息比率,整體狀況穩定。


影子銀行縮 利中央放水壓利率

另外,1至2月信託貸款及委託貸款合共減少了804億元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則升2316億元人民幣,究竟是影子銀行已被中央成功鉗制,還是因違約、爆煲等而資金拒絕流入,暫時很難判斷,但無論是哪一個,中央均可安心向市場放水壓低市場利率,毋須擔心會延長過剩產能、殭屍企業的壽命。


股市方面,上周強勢的水泥、鐵路股整固,昨日輪到金融股、鋼鐵股上升,局面呈板塊輪動,升勢健康。國指成交額由近日整固期間平均約120億元,一下子躍升至180億元,投資者相當願意高追,側面看到外資認為潛在上升空間仍大。烏克蘭局勢出現變數,東部地區出現民眾爭取獨立的活動,這不是西方所能接受。筆者相信,美俄均不願爆發軍事衝突,雙方只是擺出姿態,爭取在烏克蘭的影響力,而事件會是中資股市底有多強的試金石,個人認為有力試去年11月三中全會後的高位。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