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Dino鄭文潮爸媽取湊仔經 拒做怪獸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9日 21:35
2014年04月09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作為父母,最怕被人形容為「怪獸家長」,要不過分溺愛縱容子女,要不強迫孩子學齊十八般武藝。可是身在香港,孩子每天要面對大大小小的競爭,為應付子女升學、考試、功課和社交等問題,爸爸媽媽很容易便會成為「怪獸」家長一分子。


兩位演藝界新手父母——Dino和鄭文,他們也曾一度在育兒路上迷失,但經過一番觀察和了解,得到全新體會。到底他們是如何力抗成為「怪獸」家長呢?


鄭文的女兒才3歲,Dino的兒子更未到1歲半,兩人的父母經驗尚淺,可是這幾個月來,卻從四方八面汲取了不少教仔資訊,令他們在育兒路上走得更容易。鄭文和Dino現正為香港電台主持新的親子電視節目《至潮爸媽手冊》,他們近月來分別走訪了本地不同的兒童學習機構,也跟來自不同界別的父母大談育兒心得,獲得不少寶貴知識。


以Dino為例,他在澳門長大,現在與太太和兒子在香港落地生根。由於對香港的教育制度毫無認識,他最初當爸爸時,曾經一度感到緊張。「想到他日要為兒子報學校時,我會擔心學校裏有沒有壞學生影響他?如果給兒子去一間好一些、但卻十分注重學業成績的學校念書,又會否誤導了他,令他覺得學業比個人修養來得重要?」


爸爸初哥 緊張源於太多未知

Dino說,他的心結主要源自太多的未知之數,就等於怪獸家長都是來自許多的「誤會」和「不清不楚」。「我訪問過幾個所謂的虎爸、虎媽,他們要小朋友上很多興趣班,覺得那是必須的。其實,我們連一兩年後的巿場也未能預測會變成怎樣,又何必現在便要孩子學齊十八般武藝呢?我同意有些孩子是要父母給予壓力才會做好,但過分緊張便會令整件事走向極端。」


這次做節目有機會走入不同的課室,又可以跟不同的教育專家傾談,令Dino釋除了不少將來的選校疑慮,「原來想為孩子選一間快樂的學校很簡單,只要到校門外看看小朋友放學的情形便可以。如果他們臉上掛住笑容,便表示這是一間愉快學習的學校」。


Dino:不強迫兒子學音樂

Dino與哥哥Julio自小熱愛音樂,所以組成樂隊Soler,但Dino卻不一定要兒子做音樂家。「我發覺很多香港家長會強迫孩子學樂器,其實在澳洲和德國等地方是不容許這種強迫性的學習。我學音樂的過程亦不是媽媽強迫的,記得小時候,她會在家中隨意擺放不同的樂器,例如風琴、笛子和敲擊玩具等。最初我對笛子頗有興趣,後來卻喜歡結他,並主動向媽媽提出要學結他。對於兒子,我暫時只想他學一種功夫來鍛煉身體。而且我打算跟他一起去學呢!」


Dino說,學樂器與學語言一樣,應該讓小朋友在自然的環境下學習。很多人知道他精通中、英、意大利和德文,但他平日主要跟兒子說英語,他自己和朋友一起時便說廣東話,只是有時哥哥Julio會跟侄子說點意大利文,他認為不用年紀這麼小,便向兒子灌輸多國語言。「語言是一種習慣,你看很多小朋友,只要一個暑假到外國遊學,便已學到一口流利英語。那麼為何要讓未懂語言結構的孩子去學這麼多語言呢?」


為女兒報幼園碰灰

鄭文跟Dino有點不同,因為她在香港土生土長,屬於典型的香港家長,當然,也曾遇過一些你我也許都經歷過的難題。女兒Sabrine現在念K1,她於12月出生,俗稱「細女」,所以在選校時,也曾碰過一鼻子灰。「記得報幼稚園時,我為她報了九龍塘一些較受歡迎的學校,她是細女,在面試中,是同年孩子中最小的一個,面試時因為等得太久,她哭着要抱都是正常的,但同場看到有媽媽堅持不肯抱起孩子,更彷彿用眼神說我不應該把她抱起呢!」結果令鄭文產生不少挫敗感。


最後,鄭文只為女兒報了4、5間幼稚園,但有朋友卻告訴她報了15間,更着她要多報幾間。「我曾經有動搖,可是卻盡力抑壓自己。其實很多名校都過分注重成績,忽略了性格上的培養,而我最想女兒在幼稚園裏,學到群體生活和禮貌,成績反倒是其次,所以我只從這個方向為她選校。」她說選校亦應跟隨孩子性格,如她觀察到Sabrine需要在有些規矩的管束下才會乖,所以她亦會選一些傳統本地學校。「只是很多本地人都怕了香港的教育,全都送孩子到國際學校去。」


在個人成長上,鄭文不太催谷女兒,當其他小孩學鋼琴、學畫畫、學游泳時,Sabrine只學芭蕾舞。「她喜歡跳舞,就當作給她運動吧。我聽過有家長讓孩子2歲去學日文,太瘋狂了吧!所謂贏在起跑線,其實都是想賺錢的人想出來,用來推銷產品的。近年看到太多新聞,說4、5歲的孩子也得了情緒病,有時候家長口講沒有給孩子壓力,可是他們的行為和態度已足夠令小朋友感到不開心了,我真的不想自己的子女會這樣。」


說到當媽媽遇過最難的一次,鄭文說,原來Sabrine也曾頑皮得令她大為頭痛。「她小時候很喜歡擲東西,一不滿意便把玩具和物品亂丟,有一段日子我經常要跟她鬥智鬥力,試過跟她講道理、責罵她、哄也不行,甚至最後連自己也忍不住發脾氣。後來我才慢慢領悟到要捕捉小朋友的心理,她才會明白,於是我嘗試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每當她擲東西時,我會請她當老師,我是學生,要她告訴我這樣做對不對,最後她便明白不可以亂擲。」


「孩子令我們改變」

對於養兒育女,各有各心得,不過兩位爸媽均異口同聲地說,是孩子改變了他們。Dino指自Damiano出生後,自己卻經歷着工作不順利等難關,那時他每天飲啤酒,結果漸漸變胖,也出現關節痛。「有一天,我看到兒子嫩白的肌膚,眼睛閃閃發亮,想到自己如果繼續嗜酒,多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想到身體變差了,又不能陪兒子玩。我看着手中的啤酒,覺得自己很愚蠢,於是把它整支倒掉了,自此更戒了酒。」Dino說。


鄭文:「我們常以為成年人給予孩子很多,其實正好相反。我一向是個很有計劃的人,甚至經常規劃自己一個月後會做什麼。但囡囡的出現卻是一個意外,令我整個人生價值觀都改變了,當時連婚宴的原定計劃也要改變。又因為有了小朋友,很多時都會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未必事事可以按計劃進行。這反而令我自己的腳步減慢了,人變得更輕鬆。」


文﹕顏燕雯

圖﹕陳淑安、香港電台提供

髮型﹕Antonio@private i(鄭文)

服裝﹕ChicyStyle(鄭文)

場地﹕MyBBLand

統籌:陳詠詩

編輯:王翠麗

happypama@mingpao.com

happypama.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