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兒子女性化需要糾正嗎?(5-8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9日 06:35
2014年04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8歲,和同住的姨姨頗親近。她平日打扮得很漂亮上班,我發現兒子對姨姨的衣飾、化妝品好像很感興趣,反而,一些男孩子喜愛的玩意如踢足球,他都沒有興趣;平日說話、動作都有點女孩子的感覺,又會扭扭擰擰模仿電視的歌星唱歌。或許我過慮,我又不能逼他參與較男孩子的活動,如踢足球,但又不想他長大後變成「乸型」。應如何糾正?抑或毋須糾正,由他自由發展?


答﹕從心理學角度看,人在性別概念和性別角色的建立上,有不同的發展階段。3至7歲的小孩子,往往喜愛與同性友伴共處,直到8至12歲,情况有變,他們開始注重男女性別的差異,對異性活動好奇,企圖多了解另一性別的活動情况。


爸爸引領 玩男孩玩意

來信所見,似乎姨姨和孩子很親近,她和孩子的相處時間會否較父母還多?信中沒提到父親如何和兒子相處,管教上爸爸的態度會否較抽離?兒童性別配合行為發展上,家長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媽媽,她對孩子行為的認同與否,對孩子性別行為的建立每每有一定的影響力。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透過對話、活動,引導孩子參與多一些男孩子從事的活動,手法應生活化,不要太刻意,言談間亦可表達你不認同他的女性化行為。父親應積極參與管教,畢竟兒子大多與爸爸較親近,若爸爸愛看足球比賽,何不引領兒子欣賞?甚或一起去踢波,又或玩玩足球電子遊戲,藉此讓兒子掌握男孩子一般會做的事。


心智未熟 性別角色易混淆

踢足球只是一個例子,這裏亦無意劃分男和女必然要做的事。只是,孩子對性別的確認是一個發展過程,若兒子對男性角色仍未有穩固的印象,便混入另一性別的內容,他會很混淆;直到孩子心智進一步成熟,便可以讓他理解男女沒有截然的性別定型。


兒子正值8歲,處於成長轉變階段,仍有改變空間,家庭是兒童首個學習性別的環境,建議父母多了解他的成長狀况,投入管教,以鼓勵的方式,協助他建立男性性別角色。


資料提供﹕香港聖公會小學輔導服務處臨牀心理學家邱淑華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