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怎樣才算好律師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9日 06:35
2014年04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因為工作關係,我時常要解釋大律師和律師的分別。其實律師沒有大小之分,從字面上嚴格來說,應該稱為出庭律師和事務律師。


我常用的解釋方法是:大律師(出庭律師)有點像外科醫生,而律師(事務律師)則可以比作內科醫生。大律師和外科醫生是電視劇集喜歡的題材,工作好像很刺激很威風。但其實對客戶和病人而言,律師和內科醫生更重要。


大律師似外科醫生 多看無益

大律師有點像外科醫生,你有什麽毛病,他的處理方法說到底都是得把它割掉,之後你是否康復得來、生活過得舒適與否,均不是太優先考慮之列。你看得大律師或外科醫生多,器官都被割掉,當然不是好事。所以千萬別把大律師或醫生當作是幫手,其實更應該避之則吉。


律師似內科醫生,你作為客戶或病人,應該定期做身體檢查、即是要和律師醫生保持一定的聯繫。他們可以是你的朋友,有責任留意你的健康。又若你會去特別的地方旅遊,事先應該和醫生講一聲,起碼讓他有個機會提醒你打預防針、小心什麽飲食的環節。同樣地如果你打算做某件特別的事,無論是生意上的動作(例如大買賣)或者個人的事情(例如置業),最好與相熟的律師討論一下。


了解客戶需要 提出潛在風險

我有一個做生意、同時在大學教工商管理的朋友,有一次他找我向他的學生講講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知識。有個學生頗有意思,發問道:法律他不打算深入研究了,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樣才是一個他可以信任的好律師。


我問他畢業後打算從事哪個範疇的工作,他說是市場推廣。我想了一想,這樣回答他的問題:律師和其他服務行業也有相通的地方:必須了解他的客戶、了解客戶的需要。這不單是指客戶提出或他自己想到的需要,例如要一張合同,律師更要理解客戶的性格、做事模式、未來計劃等,從而理解他可以承受的法律風險。


任何一件事,哪怕簡單如買賣一層樓,涉及的變數都往往很難做到沒有法律風險,而且對方不可能在所有細節上都願意配合。一個普通、達到水平的律師,起碼會看得出潛在的問題或風險,但這不一定幫得到你。真正好的律師,應該在解釋風險之後,替你考慮如何控制以及承擔那個風險。當然最後的決定權在你,但適切的建議和意見也是很有用的。


最後一句:別被電視劇集誤導,我認識的律師大律師,不會在蘭桂坊出沒,偶然與朋友相約去喝杯酒,絕對不是夜夜笙歌。我認識的好律師大律師,最厲害的地方並不是其雄辯滔滔,而是他會細心了解客戶的情况和需要,用最對應、很可能是最平淡的方法去處理其問題。


法律界人士 李律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