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泛民上海行「凶多吉少」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9日 06:35
2014年04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超過一半泛民議員,在今個周末,與立法會其他建制議員前赴上海。此行目的,原本是參觀訪問研習了解國情,為了製造和諧局面,兩位主理香港事務的京官王光亞與李飛,會飛到上海,用半天時間與議員談政改,至於會否與泛民單獨會面,雖然不置可否,但成事機會相信很高。


經過2010年中聯辦密室談判一役,泛民對上海行特別小心翼翼,可惜只顧小節,忘了大原則,顯得顧此失彼,進退失據。


泛民按原定計劃進行絕食抗議,但由於動機模糊,目標不明,無法引起廣泛同情和支持,更談不上在社會掀起太多漣漪。更不堪的是,絕食的悲情還未完結,市民還未來得及了解箇中因由,同一批泛民議員就馬上到上海與京官會面,信息前後矛盾,互相抵消,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泛民支持者,確實難以消化。


泛民各說各話

更重要的是,泛民各黨,各有盤算,即使同一個黨,也可憑自由意志各自提出不同政改方案。真普聯的所謂三軌共識,即由公民、政黨、或由提名委員會提名,都可成為正式候選人,但泛民各說各話,有說三軌共存,有說並非缺一不可,所謂泛民共識,是否真正存在過,也叫人懷疑。


試問,如果京官要求泛民拿出共同方案在枱面討論,尊貴的議員們七嘴八舌,只談空泛原則,只叫政治口號,「真普選冇篩選」,但何謂篩選?是否門檻只容一位泛民候選人參加競逐,就可接受,而不問制度是否公平?會否違反提名權普及而平等的原則?這些大是大非的問題,迄今為止,我仍未聽過泛民各黨有具體回應。狀態如此鬆散,在京官面前,肯定醜態百出,不費吹灰之力,就輕易逐個擊破。


再退一步來說,即使泛民各懷鬼胎,共同方案也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拿得出來,那麼,原則性的共同立場總會有吧?動身前往上海前,舉行記者會,宣讀《告全港市民書》,向全體港人解釋上海行目的,交代泛民各黨政改的原則立場。為了消除支持者對密室會面的懷疑,更要將向京官表達的內容講清講楚,事後也要把會談內容寫成報告,向市民交代。


但今次泛民上海行,政改共同方案欠奉,政改共同立場也缺乏共識,無法拿出來見人,至於《告全港市民書》,泛民各黨想都未想過。連最基本的談判籌碼、策略和原則都沒有,上海見京官,恐怕只能坐着聽訓,然後一臉子灰的原地踏步。


今年3月兩會期間,以京官傳話人自居的本地紅人,對香港政改炮聲隆隆,把公民提名政黨提名統統打個稀巴爛,然後說特首選舉不能爆冷,要百分百安全,重點是由提名委員會嚴格把關,要過半數通過提名,才可出閘競逐,確保當選者一定愛國愛港為中央接受。


一手硬之後,再來一手軟提出上海之行,這並不是北京對政改立場軟化有所鬆動,而是擺出軟姿態,讓市民錯覺是有商有量。如果泛民政改立場清晰、態度鮮明、立場堅定、策略周詳、準備充足,接受邀請,當然無可厚非。但今次幾乎沒有一項符合水平,上海行恐怕只能是「凶多吉少」了。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