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於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就着普選議題像念魔咒般,重申「一個立場,三個符合」,其中「一個符合」就是擔任特首需符合愛國愛港的要求。
基於愛國愛港概念被眾人批評為語意曖昧,因此中央政府的兩大護法,進一步為愛國愛港提出定義。北大法學院教授王磊羅列八大尊重,來解釋何謂愛國愛港,分別有「尊重國家、尊重政府、尊重中央政府、尊重全國人大、尊重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尊重駐港部隊、尊重特區政府、尊重政府的一些決定」。而近日北大法學院教授饒戈平來港,除了為標榜「有商有量」的政改假諮詢「一錘定音」外,亦補充「擁護香港回歸、擁護並遵守《基本法》」的人就是愛國愛港。
兩大護法對愛國愛港的定義看似合理,實際是魔鬼在細節之中。他們對愛國愛港的演繹,均是要求人民尊重當權者的權力機關和決策,及其單方面強加於港人的制度規範(《基本法》並沒有經全民投票確立),卻唯獨欠缺尊重港人意願。由此反映專制政權的獨裁思維,即是政府權力至高無上,公民的集體意願可視而不見。若然由兩大護法定義下的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特首,恐怕特區政府更不尊重民意。再者,為確保永恆地一黨專政,中國的政制被中共設計成「黨國體制」,政府的決策背後是黨的指令。這樣說穿了,所謂要人民尊重政府的決策,就等同要人民順從黨的旨意,要求愛國只是要求服從黨的掩飾。那麼,難道人民連中共武力鎮壓八九民運的決定都要尊重嗎?
何况愛國愛港概念只是在特首選舉中,中共的政治篩選工具。誰是愛國愛港?誰是對抗中央?一切皆由黨按「形勢需要」而決定,今天誰要動黨的政治經濟利益時,就會被判罪為對抗中央(或「反中亂港」),最佳範例莫過於渴望改變小圈子選舉制度,準備不惜以公民抗命來爭取民主普選的港人。但到了明天黨要拉攏誰,或有誰自動投誠的時候,那人就是愛國愛港,正如譚惠珠回歸前親港英政府,若要歸類則屬於左報所定義的「港英餘孽」,但臨近回歸,迅速對中共投誠獻身,就立即變成了「愛國者」。由此可見,對抗中央和愛國愛港,只是中共以詭辯創作的文字把戲,其應用範圍伸縮自如,黨的心意就是判斷的準則。
此外,行會成員兼人大代表羅范椒芬及民建聯鍾樹根,繼提出特首普選在提名階段要作政治篩選,不能「爆冷」給泛民當選的驚人偉論後。羅范揚言要求「結束一黨專政」的人,就是「不認同中央,會很難與中央溝通」。言下之意,就是那些整天喊着「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的泛民主派,常常衝擊到中共的執政地位,屬對抗中央之列,當不了特首。由此可見,中共對擔任特首的政治要求,愛國愛港只是純屬煙幕,埋沒良知對中共投誠,承認中共的管治正當性,老老實實執行黨的指令,即是所謂的「愛黨」,才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不過,無論各位京官護法、特區高官如何扮演「人肉錄音機」,重複播放特首要愛國愛港的政治要求,也是毫無意義。因為政治要求,不論重複多少次,也不會變成法律要求,更不會變成出任特首的合理要求。那麼倒不如做點有建設性的事情,認真回應港人訴求,結束運行多年的小圈子選舉制度,落實一個有公民直接提名的普選辦法,這樣才是解決政改爭議,達至長治久安的不二法門。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基於愛國愛港概念被眾人批評為語意曖昧,因此中央政府的兩大護法,進一步為愛國愛港提出定義。北大法學院教授王磊羅列八大尊重,來解釋何謂愛國愛港,分別有「尊重國家、尊重政府、尊重中央政府、尊重全國人大、尊重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尊重駐港部隊、尊重特區政府、尊重政府的一些決定」。而近日北大法學院教授饒戈平來港,除了為標榜「有商有量」的政改假諮詢「一錘定音」外,亦補充「擁護香港回歸、擁護並遵守《基本法》」的人就是愛國愛港。
兩大護法對愛國愛港的定義看似合理,實際是魔鬼在細節之中。他們對愛國愛港的演繹,均是要求人民尊重當權者的權力機關和決策,及其單方面強加於港人的制度規範(《基本法》並沒有經全民投票確立),卻唯獨欠缺尊重港人意願。由此反映專制政權的獨裁思維,即是政府權力至高無上,公民的集體意願可視而不見。若然由兩大護法定義下的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特首,恐怕特區政府更不尊重民意。再者,為確保永恆地一黨專政,中國的政制被中共設計成「黨國體制」,政府的決策背後是黨的指令。這樣說穿了,所謂要人民尊重政府的決策,就等同要人民順從黨的旨意,要求愛國只是要求服從黨的掩飾。那麼,難道人民連中共武力鎮壓八九民運的決定都要尊重嗎?
何况愛國愛港概念只是在特首選舉中,中共的政治篩選工具。誰是愛國愛港?誰是對抗中央?一切皆由黨按「形勢需要」而決定,今天誰要動黨的政治經濟利益時,就會被判罪為對抗中央(或「反中亂港」),最佳範例莫過於渴望改變小圈子選舉制度,準備不惜以公民抗命來爭取民主普選的港人。但到了明天黨要拉攏誰,或有誰自動投誠的時候,那人就是愛國愛港,正如譚惠珠回歸前親港英政府,若要歸類則屬於左報所定義的「港英餘孽」,但臨近回歸,迅速對中共投誠獻身,就立即變成了「愛國者」。由此可見,對抗中央和愛國愛港,只是中共以詭辯創作的文字把戲,其應用範圍伸縮自如,黨的心意就是判斷的準則。
此外,行會成員兼人大代表羅范椒芬及民建聯鍾樹根,繼提出特首普選在提名階段要作政治篩選,不能「爆冷」給泛民當選的驚人偉論後。羅范揚言要求「結束一黨專政」的人,就是「不認同中央,會很難與中央溝通」。言下之意,就是那些整天喊着「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的泛民主派,常常衝擊到中共的執政地位,屬對抗中央之列,當不了特首。由此可見,中共對擔任特首的政治要求,愛國愛港只是純屬煙幕,埋沒良知對中共投誠,承認中共的管治正當性,老老實實執行黨的指令,即是所謂的「愛黨」,才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不過,無論各位京官護法、特區高官如何扮演「人肉錄音機」,重複播放特首要愛國愛港的政治要求,也是毫無意義。因為政治要求,不論重複多少次,也不會變成法律要求,更不會變成出任特首的合理要求。那麼倒不如做點有建設性的事情,認真回應港人訴求,結束運行多年的小圈子選舉制度,落實一個有公民直接提名的普選辦法,這樣才是解決政改爭議,達至長治久安的不二法門。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