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馬政府對學運大反撲!孆憛R南方朔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07日 06:35
2014年04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我在台灣出了一本《憤怒之愛﹕六○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在那個階段,我對各種社會運動,特別是學生運動做了相當專業性的學術研究。


對近代社會運動有研究的都當知道,如果一個社會出了累積性的弊病,人心的不滿就會逐漸升高,最後就會小的社會運動不斷,並積小為大,在一兩個問題上引爆為大型運動。但運動如何結束,卻是個難題。有的運動會被鎮壓下去;有的運動會擴大成革命;有的運動則會因為主要抗議對象下台而逐漸淡去;有的運動則會實現了某些目標而被消化掉。運動是個長期的過程,它的成功失敗,以及如何結束,一直是個有趣的學術課題。


就以1960年代的美國學生運動為例,它鬧了將近10年,最先是校園內有各種小型運動,到了1965到1967年間,民權及反越戰使得學運不斷升高。及至1968到1970年間儼然成了學生革命。但當學生激烈到最高點,它和美國社會即告脫節,運動就後繼無力。


而今天的台灣,乃是個不滿持續在增加的社會。就以過去一年為例,反對經濟惡化、生活難過的社運;反對政府核四廠的運動;以及士兵洪仲丘被整死的運動,一直到最近的太陽花學運,青年的示威人數一直在增加,反核四大約10萬人,洪仲丘案已到25萬人,太陽花學運則到50萬人。到了今日(4月7日),學生佔領立法院就已經21天,一場學生運動能夠有這樣的規模和持續這麼久,實屬少見。不過,學生運動也有它的先天缺點﹕


太陽花學運的缺點

(一)學生必須上課,必須考試。從4月3日起,台灣所有學校放春假,放完假就要期中考。這種學校的日程已綁住了學生,他們注定很難抵抗到底。所以4月份以後,學生靜坐的人數已減少了許多,由開始的上萬減為幾千。


(二)台灣本質上乃是個父權社會,一般成人仍以為學生就應好好讀書,學運短期還可以,拖長到20多天,人們要求學生撤離佔領的立法院即告增加。這對學生極為不利。


(三)由人類的共同經驗已顯示,一切權力都在統治者這一邊,反抗者的權力小得可憐。學運可以造成爆發性的效果,但卻不易有持久的力量,統治者總是可以用拖延、分化、威嚇等手段來打擊學運。


而從4月1日愚人節開始,國民黨外圍的黑道組織竹聯幫前元老張安樂,綽號白狼,率眾向學生踢館起,已可看出國民黨馬政府對學運的全面反擊已經開始了。竹聯幫是在打頭陣。它炮火兇猛的攻擊學運是不愛國的違法行為,是民進黨的陰謀。用黑道打頭陣,對社會的許多人,特別是學生家長,可以造成一定的威嚇效果。學運現在已黑道介入,風險增高,學生應該見好就收,不要再鬧了。4月1日起學生人數減少了許多,雖然有很多原因,但黑道的威嚇一定發揮了作用。


由於4月1日竹聯幫的鬧場的確發生了某種效果,於是就在4月3日(上星期四),馬政府的全面大反撲開始了。這一天,馬英九召集了副總統吳敦義、行政院長江宜樺、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等巨頭,開了一次如何反擊學運的會議,這個會議將學運定了調,它的反擊方法則陸續展開。其要點為﹕


馬英九自己不出面

(一)馬將學運定了調,他自己不出面,由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一字一字的小心念出﹕「民主法治社會,不容霸佔國會」、「支持警察執法,維持社會秩序」、「贊同程序正義,不可因人而異」、「譴責霸佔國會,踐踏民主法治」、「媒體公正報道,不宜挑動對立」、「民進黨不應縱容暴力,阻礙服貿協議審查」、「學生退出議場,國會恢復運作」。馬已將學運歸罪於學生的違法和民進黨的煽動,以及媒體的報道。


(二)學生要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他則派江宜樺出來,表示將召開「經貿國是會議」,以變相的方法扭曲了學生的訴求,這是一種非回應的回應,是一種「四両撥千斤」的手法。


(三)民進黨在這次學運實在角色很小,但馬卻把它放大,宣稱一切都是民進黨的縱容挑撥,他企圖把學運扯到藍綠對立這個方向。


(四)台灣的司法檢調單位開始以司法手段傳喚學運領袖幹部大約180人,目前已有41人被列為被告,這是典型的司法鎮壓。


(五)馬政府發動民調戰和媒體戰,製造各種民調,宣稱多數人不支持學生的違法;除此之外,他手下的官員也紛紛出來指摘學生,甚至於江宜樺的妻子也於4月5日發表公開信指摘學運。台灣的許多名流也被馬政府全面動員。由於國民黨手上有龐大的媒體力量,它對學運展開反擊,當然威力十足。


(六)馬將立法院恢復秩序的責任全部推給立法院長王金平,這是在替將來警察驅逐學生撇清責任,如果屆時又發生流血事件,那不是他的責任,而是王金平的責任。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到今天已經21天,學生靠的只有熱情和理想,而它是會消耗的,因此時間這個條件並不在學生這一邊。但儘管學生可能後繼無力而宣告解散,但在馬政府任內,台灣無論經濟或政治,肯定不會搞好。因此學運縱使散了,人民的不滿仍在累積,在等下一個引爆點,因此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可能只是個撒火種的運動,更大的社會運動仍在後面!


至昨日(4月6日)中午,這學運又出現大轉變,立法院長王金平在沉默20天後蒞臨立法院,他表示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沒有立法前,不會審查服貿協議。這是馬政府對學運所做的最大讓步,等於已接受了學運的訴求。王金平的宣布是否馬英九點了頭?為什麼馬不自己宣布?就在馬政府對學運大反撲之時,卻又大讓步?這充滿了疑點,真象日內即可揭開!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