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聯儲局主席耶倫公開淡化失業率作為檢討息口的前瞻指導基準,《華爾街日報》指出,工資增長成為儲局加息的全新重要指標。
報道形容,倘若「工資通脹」回升,或帶起所謂「最大就業」(maximum employment)的爭論。經濟學上的「最大就業」並非「人人有工開」,而是理論上就業去到能刺激通脹的水平。耶倫最近強調儲局雙重使命的另一面,即物價穩定。國會預算辦公室最近則估計,失業率跌到5.5%已經算是「全面就業」。
耶倫本周初曾提到,金融海嘯後工資增長平均計只有每年2%,以歷史標準看嚴重偏低。「工資增長率偏低,對我來說是聯儲局未完成任務的另一信號」。
報道形容,倘若「工資通脹」回升,或帶起所謂「最大就業」(maximum employment)的爭論。經濟學上的「最大就業」並非「人人有工開」,而是理論上就業去到能刺激通脹的水平。耶倫最近強調儲局雙重使命的另一面,即物價穩定。國會預算辦公室最近則估計,失業率跌到5.5%已經算是「全面就業」。
耶倫本周初曾提到,金融海嘯後工資增長平均計只有每年2%,以歷史標準看嚴重偏低。「工資增長率偏低,對我來說是聯儲局未完成任務的另一信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