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銀股市值佔港股近半,由於去年一路被唱淡,拖累大市走勢,但近日公布的業績又再次爭回一口氣,工農建中四大行盈利增速均勝市場預期,並推動過去一周股價普遍漲近一成。有分析師認為,細看各行業績其實並無大亮點,只不過之前投資者對內銀過度悲觀,短期內股價仍有反彈空間,但行業面對的重重挑戰並未消散。
繼建行(0939)、交行(3328)及光大銀行(6818)昨晚公布業績後,11間內銀已全部交出成績(見表)。除交行去年盈利增幅僅單位數外,其餘10間均錄得雙位數增幅。
交行增6.7% 11行最低
建行去年純利上升11.1%至2146.6億(人民幣,下同),勝預期,建行派息0.3元對應上周收市價股息率達7厘。交行去年錄得純利622.9億,按年增長6.7%,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的624億。光大銀行去年錄得純利267.2億,按年增13.2%。
不過,各行的資產質素進一步惡化,除農行(1288)及數家細行外,都出現壞帳率及壞帳總額「雙升」的情况。
中信﹕「巴三」迫使內銀改革
「內銀業績好於預期多數還是因為早前預期太差,銀行業未來的挑戰還是愈來愈大」,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從利潤增速來看,內銀2013年應較2012年進一步放緩,而利差收窄、競爭加劇加上「巴塞爾三」等更嚴格的監管,未來都將逼迫內銀改革。
不過,他認為目前經濟環境相對2008年要有利於銀行,因為改革是政府主動推動,一旦改革對銀行影響過大,相信政府會調節,這不同於金融海嘯時的被動情况。
中德證券銀行業分析師佘閔華也認為,內銀的業績總體僅是波瀾不驚,並沒有特別大的亮點,「未來的挑戰更大,2008年海嘯後有4萬億放水幫到銀行,但此次應該不會再有大的刺激政策」。
中德證券﹕短期內銀向上
但佘閔華也認為,由於市場目前焦點由增長型股轉移到大盤藍籌,加上內銀股股價已反映了3%的壞帳率,短期內銀股價還有上升空間,但不多於10%,而要回到1倍市帳率還很困難。
招證﹕低於1倍市帳率 太悲觀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銀行股值得期待,甚至會見反轉。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羅毅說,今年初市場就不斷唱淡銀行利差收窄,但每次出來的業績都比預期要好,「低於1倍市帳率反映的已經不是挑戰而是危機,傳達的是過度悲觀的信息」。
明報記者 李萌
繼建行(0939)、交行(3328)及光大銀行(6818)昨晚公布業績後,11間內銀已全部交出成績(見表)。除交行去年盈利增幅僅單位數外,其餘10間均錄得雙位數增幅。
交行增6.7% 11行最低
建行去年純利上升11.1%至2146.6億(人民幣,下同),勝預期,建行派息0.3元對應上周收市價股息率達7厘。交行去年錄得純利622.9億,按年增長6.7%,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的624億。光大銀行去年錄得純利267.2億,按年增13.2%。
不過,各行的資產質素進一步惡化,除農行(1288)及數家細行外,都出現壞帳率及壞帳總額「雙升」的情况。
中信﹕「巴三」迫使內銀改革
「內銀業績好於預期多數還是因為早前預期太差,銀行業未來的挑戰還是愈來愈大」,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從利潤增速來看,內銀2013年應較2012年進一步放緩,而利差收窄、競爭加劇加上「巴塞爾三」等更嚴格的監管,未來都將逼迫內銀改革。
不過,他認為目前經濟環境相對2008年要有利於銀行,因為改革是政府主動推動,一旦改革對銀行影響過大,相信政府會調節,這不同於金融海嘯時的被動情况。
中德證券銀行業分析師佘閔華也認為,內銀的業績總體僅是波瀾不驚,並沒有特別大的亮點,「未來的挑戰更大,2008年海嘯後有4萬億放水幫到銀行,但此次應該不會再有大的刺激政策」。
中德證券﹕短期內銀向上
但佘閔華也認為,由於市場目前焦點由增長型股轉移到大盤藍籌,加上內銀股股價已反映了3%的壞帳率,短期內銀股價還有上升空間,但不多於10%,而要回到1倍市帳率還很困難。
招證﹕低於1倍市帳率 太悲觀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銀行股值得期待,甚至會見反轉。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羅毅說,今年初市場就不斷唱淡銀行利差收窄,但每次出來的業績都比預期要好,「低於1倍市帳率反映的已經不是挑戰而是危機,傳達的是過度悲觀的信息」。
明報記者 李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