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巴黎誕女市長 法政壇里程碑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31日 06:35
2014年03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法國地方選舉昨完成第二輪投票,隸屬執政社會黨的現任副市長伊達爾戈與右翼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科希丘什科-莫里澤兩女將一決高低,巴黎迎來首位女市長,成為法國女性參政的里程碑。無論最終何者當選,均要面對經濟、交通與空氣污染等連串難題。


國會議員挑戰現任副市長

今次選舉選情緊湊。54歲的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出生於西班牙,兩歲時舉家移居法國里昂。她曾在社會黨前總理若斯潘(Lionel Jospin)的內閣任職,2001年出任巴黎副市長至今。她以「敢做的巴黎」為競選口號,承諾在不增稅的情况下推動85億歐元投資計劃,計劃每年增建1萬間房屋,包括6500間公屋,另外亦將透過設立免費電動單車系統,延長地鐵營運時間等措施,改善公共交通。


至於40歲的科希丘什科-莫里澤(Nathalie Kosciusko-Morizet)現任國會議員。她出生於巴黎一個政治世家,其曾祖父為法國共產黨創黨黨員,祖父曾任法國駐美大使,父親現職地方首長。她就讀於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取得工程師資格,2010年出任生態、可持續發展、運輸暨房屋部部長,亦曾在2012年前總統薩爾科齊競選連任時擔任其發言人。


科氏主張精簡公務員人手以在2020年前節省2.25億歐元開支,提倡加強警力,禁止造成嚴重污染的車輛在市內行駛及增建房屋。出身菁英階層的科氏在競選中嘗試展現親民形象,卻惹來抨擊:她早前自稱經常乘地鐵13號及8號線,又稱巴黎的地鐵「非常有魅力」,惟事實上地鐵13號線是巴黎最擠迫的地鐵路線之一,乘客苦不堪言;她亦曾使用巴黎自助租借單車系統騎單車遊巴黎,卻被人指出她當時帶着價值逾千元的名牌手袋「做騷」。


傳遞婦女可居要職信息

巴黎近年面對多項社會問題,包括樓價飈升、製造業職位流失、貧苦懸殊、空氣污染等,成今次選戰重點。雖為當地為傳統左派勢力重鎮,而選前民調亦顯示伊達爾戈擁有明顯領先優勢,惟上周日舉行的首輪投票中,科氏意外以35.64%的得票率,壓倒伊氏的34.40%。由於兩人均未能取得過半數選票,需在第二輪投票中再分高下。法國傳媒普遍認為,伊氏有望吸納首輪選舉中落敗對手的票源,險勝科氏並抵擋社會黨在全國選舉中遭遇的逆勢,讓左派繼續執掌巴黎。


今次是巴黎首次誕生女市長,亦是各世界級城市少數出現的女市長。有分析認為,這次選戰傳遞女性能夠擔當重任的重要信息,對法國政界影響深遠。巴黎市長職位被視為政途更上一層樓的跳板,前總統希拉克便曾任巴黎市長。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