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膠袋用量升 環團倡研加費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30日 06:35
2014年03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實施指定商店每個膠袋徵費5毫的措施已近5年,成效正逐漸消失,環境局數字顯示,措施實施初期,每季膠袋派發量一度減至1142萬個,較立法前少九成,近年逐步反彈,至去年第四季,膠袋派發量激增至1710萬個,較最低時反彈五成,政府的膠袋徵費收入亦因此增至855萬元。


環保團體表示,環保署應深入調查,「對症下藥」,若港人膠袋使用量上升,便要考慮增加膠袋費。政府消息則稱,目前未有計劃增加膠袋徵費(見另稿)。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表示,膠袋派發量上升,據她的觀察,是近年大批自由行旅客來港購物,卻無自備環保袋習慣,購物時付5毫買膠袋,難以要求他們自備環保袋。對於港人的環保意識,她稱港人用環保袋購物的習慣及意識較以前高,與5毫膠袋費是否太低無關。


09年起徵費 膠袋即減九成

環境局昨向立法會提交2014/15年開支預算,披露膠袋徵費實施情况。環保署於2009年7月推行膠袋徵費計劃,市民向3000多間登記的超級市場和零售店購物,每索取一個膠袋便須付5毫。


指定的零售店在措施實施首季共派出1346萬膠袋,較立法前少九成,政府在這方面的收入達673萬元。至2010年中,每季膠袋派發量減至措施實施後最低的1142萬個,反映市民習慣自備環保袋,政府的膠袋費收入減至571萬元。


2011起回升 政府巡查減

不過,自2011年開始,膠袋派發量逐步回升,到去年第4季,派發量增至1710萬個,較最低時急增五成,同期膠袋費收入亦增至855萬元,令人憂慮巿民是否習慣付5毫買膠袋,不再計較徵費。


另外,環保署的巡查工作亦愈來愈少,2009年措施實施初期,首季巡查商店592次,之後每季巡逾200次,但至去年底,一季巡查減至142次。過去4年多,環保署有7宗檢控。


環團倡做調查「對症下藥」

香港地球之友環境事務及教育部總管劉祉鋒建議,環保署可就膠袋派發量上升做調查,以便「對症下藥」改善。他說,立法會正就將膠袋徵費擴大至所有零售點做新一期諮詢,應當就此配合調查,若發現膠袋使用量上升,可考慮增加膠袋費,令巿民慎用膠袋。若調查發現是內地旅客來港購物,致膠袋使用量增加,本港有關部門可與內地教育及旅遊部門交流,宣傳來港購物應使用環保袋。


「三堆一爐」續綑綁闖關

另外,就「三堆一爐」方案(3個堆填區擴建及興建石鼓洲焚化爐),環境局長黃錦星昨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稱,會繼續將方案綑綁提交工務小組及財委會闖關,認為議員要朝着「顧全大局」的方向思考。


黃錦星表示,當局已盡量減低厭惡性設施對附近居民影響,例如將軍澳堆填區的擴建位置將會在山頭的另一面,距離民居有兩公里,較現時距離多一倍。此外,將來只容許建築廢料運往將軍澳堆填區,而每日到堆填區的垃圾車,會較現時的1000架次減半,相信有助解決臭味問題。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