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信泰富「蛇吞象」 未見吸引/文: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8日 21:35
2014年03月28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53點,收報21,843點,成交金額881億元。美國動力股急插,港股這邊亦出現恐慌拋售,但大市相對平穩,國指更先跌後升。中信集團「借殼」上市,至今的資料只有每股作價,但總作價和估值皆不清楚,故這一刻難以判斷中信泰富(0267)是否值得買入,但就昨日市傳會向主權基金配股集資,感覺上吸引力一般。不少港人的愛股中銀香港(2388),業績並未走樣但派息大減,由於相當多股東全因貪其穩定股息,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動自然引發拋售。江宗仁


騰訊3日跌了11%,較高位跌近20%,不少股份更出現洗倉,現價較52周高位跌逾30%的亦有564隻,當中84%是市值50億元以下、過去半年最受散戶歡迎的熱炒股。昨日出現不問好醜只求拋售的情况,聽說坊間有不少斬倉盤,就算一直股價穩健的環保和醫藥龍頭亦顯著下跌。


以圖論勢,動力股多數已跌穿保歷加通道底部,通道亦已開口擴闊,這種情况往往是人踩人的市場,一般2、3天便會跌出底部。但經此一役,無論是基金還是散戶的資產淨值都損傷不少,要再培養出炒賣氣氛需要一段時間。另外,過去6個月投資者一面倒側重於動力股,股災過後,一來淨值減少,二來抵押品價值亦降低,會直接削弱買入傳統藍籌國企的力量。


業務多已上市 缺幻想空間

中信集團借中信泰富整體上市,券商有不同解讀,有的指後者當年「捱義氣」,代國家買入澳洲鐵礦石,現在由母公司注資來拯救,有的說是央企改革的序幕。無論如何,從投資角度出發,以暫時的資訊來看,未見吸引力。


作為大型央企,理應以IPO的方式上市,這樣較有體面,現借道子公司注資,分別在於速度,似是要趕着集資似的。此前和黃(0013)選擇快速出售屈臣氏股權,亦不願多等數月才招股上市,筆者估計大家都對後市有保留。


第二,中信集團的業務多已分拆上市,例如最重磅的中信證券(6030)、中信銀行(0998),連同中信大錳(1091)、大昌行(1828)等中小型企業,可分拆的都基本上已上市。集團業務相當透明,估值亦一清二楚,現在借殼上市,最終估值作價都不能太離譜,太低會惹賤賣國有資產的罵名,太高反應自然欠佳。復牌後一次過重估完結,便缺乏幻想空間。


中銀雖「失息」 價殘料有支持

第三,若說是推進央企改革,但整個交易通告都沒有提及這與改革有關,交易理由主要是提高集團融資能力,同時連記者會亦欠奉(可能與趕時間、很多事情尚未確定有關)。反觀明刀明槍地搞改革的中石化(0386),先透過媒體宣傳,冀引入民資進行改革,再到業績會由董事長傅成玉親自介紹,指集團的3萬多個加油站實有巨大發展潛力,媒體就不斷報道指或引入阿里巴巴,改革和發展方向相當明確,並且定出6月底前完成,有計畫有時間表。再說,昨日市傳中信系最終會引入淡馬錫等主權基金,但這些只屬被動式投資者,對於提升效率和進一步發掘潛力,助益相對有限。


中銀香港(2388)業績與預期相若,但股息大減,派息比率降至48%,指引亦由60%至70%,降至40%至60%,令以收息為主的基金不滿,引發拋售。背後原因是資本比率快速消耗,由2012年的12.3%降至10.6%。股價調整過後,現時股息率為5.5厘,與過去平均水平相若,預測市帳率為1.36倍,是除了2008年金融海嘯以外最低。除非今後呆壞帳急升,否則應開始見支持。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