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黃色膠鴨」訪港一度引來全城狂熱,不過九龍倉(0004)旗下的海港城同期零售銷售額僅增長一成,是2003年香港推出自由行後,首度跑輸香港整體零售增長。有中國遊客表示,現時出國容易,不一定到港消費。九倉副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昨日則表示,將開拓自由行旅客以外的市場,減少對內地遊客依賴。
海港城去年錄得338億元銷售額,按年增長10%,低於同期香港整體零售市場11%增長,為近10年首次跑輸大市,亦是2006年以來最低增幅(見圖)。九倉解釋,去年整體零售增長主要是「搶金潮」推高,海港城不能從中受惠。
九倉:未能受惠搶金潮
吳天海昨日在業績會上表示,今年頭2個月旗下三大商場平均錄兩位數銷售增長,惟對今年之後表現仍然審慎,「暫時保守,不一定延續到過去10年平均14%、15%增長」,其後則補充,「不敢假設可能做到,但有可能最後都得嘅,到時先算」。
吳天海又回應稱,內地客消費模式改變,屬自用商品則仍保持較高增速,但送禮用的高價商品增長已放緩。集團去年起着手推廣吸引內地以外遊客市場,主要是南亞以及東南亞市場,另外亦會適當調整商戶組合。
本報記者昨日在海港城外街訪,平均兩個月來港一次的內地遊客易小姐稱,現時出國相對容易,例如可到美國旅遊購物,故香港吸引力下降。從事翡翠玉石生意的楊先生稱,生意受內地反貪腐影響,遊港時消費亦大減,他此前平均消費5萬、6萬元,他更稱日後上海自貿區開放,可能轉戰當地消費。
九倉核心盈利升2%
對於有市民在遊客區包括廣東道進行反自由行活動。吳天海稱,自由行對港貢獻有目共睹,「好多香港競爭者都希望有自由行的消費力」,問題在於要改善包括交通、酒店等接待旅客能力,而非降低需求。吳天海稱九倉無意在核心地區以外發展新商場,海港城之前已將少於10萬方呎寫字樓改建為零售樓面。
九倉核心盈利升2%,達112.98億元,建議發行第二次中期息每股1.2元,與去年持平。
九倉去年內地賣樓收入20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9%。吳天海透露,原本預期去年底銷售可達230億元,最終要將該230億元順延作為今年銷售目標。但他坦言「今年不容易做」,頭兩個月銷售20億元,相較去年為慢,今年的賣樓策略將是「多銷」,並會跟隨減價,毛利率可能會受壓。他又指內地買地趨審慎。
明報記者 葉浩霖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